[发明专利]生物组织内源性成分的多模式多光子显微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196.9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卓双木;朱小钦;刘嫩容;谢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组织内源性成分的多模式多光子显微成像装置,钛宝石飞秒激光器产生800nm的飞秒激光,通过一个80/20的分光镜将激光分成两路,一路拥有80%能量的光作为泵浦光入射到光学参量振荡器后产生1260nm的激光,另一路拥有20%能量的光通过反射镜和延迟线,与第一路产生的1260nm的激光实现同步汇合,通过第一双色分光镜入射到扫描器上,而后通过第二双色分光镜由物镜聚焦到检测样品上。激光与检测样品产生的光信号反向通过相同的物镜收集,再由第二双色分光镜反射到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将激发光与检测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2PEF、3PEF、SHG和THG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A~E,分别接至计算机的输入端,最后由计算机同时显示来自生物组织内源性不同成分微结构的高对比度成像。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组织 内源 成分 模式 光子 显微 成像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组织内源性成分的多模式多光子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飞秒激光器产生的飞秒激光,通过分光镜将飞秒激光分成两路,其中第一路飞秒激光作为泵浦光入射到光学参量振荡器后产生波长比第一路飞秒激光长的激发光;其中第二路飞秒激光通过反射镜和延迟线,与第一路飞秒激光产生的激发光实现同步汇合,以形成汇合激光,该汇合激光通过第一双色分光镜入射到扫描器上,而后再通过第二双色分光镜并由物镜聚焦到检测样品上,汇合激光与检测样品产生的2PEF、3PEF、SHG和THG 光信号反向通过物镜收集,再由第二双色分光镜反射到探测系统,所述探测系统包括用于反射出2PEF、3PEF、SHG和THG 光信号的长通滤波片和分别设置在该些长通滤波片的反射光方向上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将2PEF、3PEF、SHG和THG光信号分别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分别接至计算机的输入端,由计算机同时显示来自生物组织内源性不同成分微结构的高对比度成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2019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