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5387.7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厦门园区;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以煤焦油或石油渣油或萘分子为原料的中间相沥青破碎,得到沥青颗粒,粒径≤0.154mm;然后将沥青颗粒置于高压釜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中逐渐加热至370℃~550℃,自然冷却后出;再置于热压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以5-100MPa的压力,逐渐加热到600℃~2000℃,再冷却后出炉即得到中间制品。最后将该中间制品置于一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流下逐渐加热到2000℃~3000℃。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最终制品;通过调节沥青的发泡温度,调节泡沫沥青的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后,并保留沥青中具有粘结性的组分,从而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导热率的石墨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沥青 导热 石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高导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将以煤焦油或石油渣油或萘分子为原料的中间相沥青破碎,得到沥青颗粒,粒径≤0.154mm;发泡:将沥青颗粒置于高压釜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中逐渐加热至370℃~550℃,自然冷却后出釜即得到最初泡沫状制品;预制:将该最初制品置于热压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以5‑100MPa的压力,将该最初泡沫状制品逐渐加热到600℃~2000℃,再冷却后出炉即得到中间制品。以及烧结:将该中间制品置于一石墨化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流下逐渐加热到2000℃~3000℃。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最终制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厦门园区;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华侨大学厦门园区;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3538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浴室气泡机
- 下一篇:一种洗脚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