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藻活性物质二异丁氧基苯基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5749.6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凌;安新丽;张化俊;傅丽君;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C12R1/13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刘勇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抑藻活性物质二异丁氧基苯基胺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具有强杀藻活性作用的苯胺类化合物。用短杆菌BS01制备发酵液,离心后加入萃取剂,将萃取物蒸干,再加入甲醇溶解离心去盐去蛋白得粗提物;再溶于萃取剂中,上样于硅胶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层析,采用紫外显色、碘蒸气显色和硫酸铵乙醇显色,合并相似组分得合并洗脱液;蒸干后再溶解于DMSO进行抑藻活性验证,选取具有抑藻活性组分的粗提物;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得洗脱液;层析分析,采用紫外显色、碘蒸气显色和硫酸铵乙醇显色,合并相似组分得合并洗脱液,蒸干后溶解于DMSO验证抑藻活性,选取具有抑藻活性组分的活性物;经层析,1H-NMR质谱检测得产物。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物质 二异丁氧基 苯基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抑藻活性物质二异丁氧基苯基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丁氧基苯基胺的分子式为C10H15NO;所述抑藻活性物质二异丁氧基苯基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BS01纯化后接种于新鲜海水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挑取所述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单菌落接种于新鲜海水配制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发酵液;所述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BS0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6481;2)将步骤1)所得的发酵液离心后加入萃取剂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相合并得到萃取物A,将萃取物A旋转蒸干,再加入甲醇溶解离心,去盐,去蛋白,得到粗提物A;3)将步骤2)所得的粗提物A溶于萃取剂中,然后上样于硅胶柱,采用流动相梯度浓度洗脱,在洗脱过程中,间隔收集洗脱液,并将洗脱液进行层析,采用紫外显色、碘蒸气显色和硫酸铵乙醇显色,然后合并相似组分,得到合并洗脱液;4)将在步骤3)所得的合并洗脱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下真空蒸干,然后溶解于DMSO进行抑藻活性验证,选取经验证后具有抑藻活性组分的粗提物B;5)将步骤4)所得的粗提物B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进一步分离,得到洗脱液;6)将步骤5)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层析分析,采用紫外显色、碘蒸气显色和硫酸铵乙醇显色,然后合并相似组分,得到合并洗脱液,然后将合并洗脱液置于旋转蒸发仪真空蒸干,再溶解于DMSO验证抑藻活性,选取经验证后具有抑藻活性组分的活性物C;7)将步骤6)所得的活性物C,经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检测,并经1H‑NMR质谱检测,得到纯化合物,该纯化合物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抑藻活性物质二异丁氧基苯基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557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