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纳米线的药物载体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414.5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何耀;彭飞;苏媛媛;李述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47/04;A61K45/00;A61K31/704;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纳米线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用缓冲溶液将硅纳米线配成20~200微克每毫升的体系,加入抗肿瘤药物混合成溶液,在20~37摄氏度下振荡3~30小时,离心并用相同缓冲溶液清洗3~10次,除去上层未结合的抗肿瘤药物,得到下层沉淀即为硅纳米线-抗肿瘤药物复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抗肿瘤药物在载体中的负载效率,操作安全,快速简便,所得的硅纳米线-抗肿瘤药物复合物能够在细胞及活体层面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杀伤癌细胞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药物缓释从而在较长时间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由于硅纳米线具有极大的载药效率可以作为纳米药物广泛用于癌症治疗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药物 载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硅纳米线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用缓冲溶液将硅纳米线配成20~200微克每毫升的体系,加入抗肿瘤药物混合成溶液,在20~37摄氏度下振荡3~30小时,离心并用相同缓冲溶液清洗3~10次,除去上层未结合的抗肿瘤药物,得到下层沉淀即为硅纳米线‑抗肿瘤药物复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7941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式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番鸭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