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调平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4636.4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条娟;蒋燕君;许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调平控制方法。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辆上,通过对电动千斤顶的升降调节,实现车辆的自动或手动调平。当遥控单元的自动调平按键按下后,控制系统进入自动调平程序,微处理器发出信号传给驱动单元,驱动电机使四个支架着地,利用双轴式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车辆所处倾斜状况相关数据,与事先标定的平衡状态角度值作比较,如果水平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根据四个电动千斤顶的行程大小,微处理器将按照一定的调平方法产生控制信号,使各千斤顶作升降运动,从而带动车辆倾斜角度向相反方向改变,最终实现车辆调平。本发明复杂度低,易实现,调平精度高,工作稳定,性能可靠,硬件资源要求低,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调平控制方法,将调平系统安装在车辆上,该调平系统包括遥控单元、操控单元、主控单元、驱动单元、四个电动千斤顶及四个支架;利用事先固化在主控单元微处理器上的控制程序,通过对四个电动千斤顶的升降调节,实现车辆的自动或手动调平;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当遥控单元的自动调平按键按下,控制器接收到调平指令后,由微处理器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传递给驱动单元,驱动直流电机,使支架1、2、3、4依次着地,该过程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电机处于工作状态,采用取样电阻采集当前电机驱动电流来判断千斤顶是否着地,若当前电机电流在2~3A之间时,对应千斤顶处于空载,即未着地的升降过程,若当前电机电流在20~30A之间时,对应千斤顶处于负载,即着地的升降过程,若当前电机电流在40~50A之间时,则认为该电机处于堵转状态,若当前电机电流超过60A时,则认为该电机处于过流状态,通过电机驱动电流大小可判定千斤顶支撑情况,从而毋需使用压力传感器;2)根据安装在四个千斤顶上的上限位开关状态,判断是否有一个千斤顶达到最大行程,若没有,则接收双轴式倾角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车辆所处倾斜状况相应x、y轴水平倾角θx、θy,与事先标定的车辆平衡状态双轴倾角值θxo、θyo作比较,确定位置最低的支架,转第3)步骤;若有,则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转第4)步骤;3)以支架1位置最低为例,通过相应千斤顶与车辆底盘相接触点的水平面为基准面,计算出相邻千斤顶2和4超出基准面的垂直高度分别为l2=lx*tanθx、l4=ly*tanθy,依次启动支架2和4对应电机,减少其行程,为使机械装置动作到位,延时500ms,直到千斤顶2和4分别下降垂直高度l2和l4;若千斤顶2和4无法下降对应高度,即根据其对应千斤顶的下限位开关状态,判断出千斤顶2和4中至少有1个在动作到位前已达到最小行程,则依次启动四个千斤顶,以增加其行程,转第2)步骤;若千斤顶2和4已动作到位,则启动支架3对应电机,逐步减少其行程,每减少一次行程,延时500ms,并通过对电机电流大小的判断,使其恰好处于有效支撑与虚撑的临界位置,而其余3个支架均处于有效支撑状态,转第4)步骤;若千斤顶3无法下降到有效支撑与虚撑的临界位置,也即千斤顶3在动作到位前已达到最小行程,则依次启动四个千斤顶,以增加其行程,转第2)步骤;4)采集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水平倾角值,确定车辆调平精度是否符合要求,也即判断车辆当前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是则调平过程结束,并显示车辆已调平的信息,若不是则再次比较倾角测量值与水平标定值,确定位置最低的支架,判断该支架对应千斤顶是否达到最大行程,如果不是则转第3)步骤;如果位置最低的支架对应千斤顶已达到最大行程,则再次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是则调平过程结束,并显示车辆已调平的信息,若不是则调平结束,并显示由于车辆所处地面状况恶劣而导致无法调平的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5463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