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取水口人工造流改善湖泊水源水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3668.2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牛山;陈少凌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取水口人工造流改善湖泊水源水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距离湖泊取水口一定距离处设置围隔;步骤2,在围隔和取水口之间设置生态滤坝;步骤3,采用物理遮光技术抑制围隔与生态滤坝间藻类的生成;步骤4,在围隔与生态滤坝间种植沉水植物;步骤5,泵抽吸取水口处水,形成由围隔四周向取水口的水力流态系统。本发明通过物理围隔拦截富营养化湖泊大量藻类物质进入取水口区域;通过取水口区域水生态修复实现浅水型富营养化湖泊水源水质改善升级。本发明周期短、效果快,局地恢复生态系统稳定,能有效预防水体藻类爆发对水厂净水工艺冲击,以生态工程技术实现了以富营养化湖泊为饮用水原水的局地水质改善升级目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口 人工 改善 湖泊 水源 水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取水口人工造流改善湖泊水源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取水口人工造流和多种技术集成实现湖泊原水水质改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距离湖泊取水口合适距离处设置围隔;步骤2,在所述围隔和取水口之间设置生态滤坝;步骤3,采用物理遮光技术抑制围隔与生态滤坝间藻类的生成;步骤4,在围隔与生态滤坝间种植沉水植物;步骤5,泵抽吸取水口处水,形成由围隔四周向取水口的水力流态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936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