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写数据改变电源供电的亚阈值存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4100.X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温亮;李毅;曾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1/413 | 分类号: | G11C11/4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存储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根据写数据改变电源供电的亚阈值存储单元。其单元结构包括一对虚拟电源供电的交叉耦合反相器,一个由写位线控制的虚拟电源供电晶体管,三个负责写操作的写晶体管,及一对堆叠的读晶体管。当存储单元进行写“0”操作时,单元的电源由VDD提供,数据通过单端的写操作方式进行写入;当存储单元进行写“1”操作时,单元的供电被截断,数据通过双端的写操作方式进行写入。当存储阵列进行读操作时,单元存储的数据通过堆叠的读晶体管读出到位线上。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读、写稳定性,及在亚阈值电压下工作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数据 改变 电源 供电 阈值 存储 单元 | ||
【主权项】:
一种根据写数据改变电源供电的亚阈值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虚拟电源供电的交叉耦合反相器构成存储单元的存储核心;其中,两首尾相连的一对反相器的电源线VDD与虚拟电源结点相连,第一反相器的输出和输入或第二反相器2的输入和输出为存储单元的两个存储结点;一个为虚拟电源供电的PMOS管,其栅极与写位线相连,源极与电源线VDD相连,漏极与虚拟电源结点相接;三个负载写操作的写晶体管NMOS管;其中,第一写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相连,源极与写位线相连,栅极与写字线相接;第二写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相连,源极与第三写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栅极同样与写字线相接;第三反相器的漏极与第二反相器的源极相连,源极接地,栅极由写位线控制; 一对堆叠的读晶体管NMOS管;其中,第一读晶体管的漏极与读位线相连,源极与第二读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栅极由读字线控制;第二读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读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源极接地,栅极与其中一个存储结点相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9410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