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3430.2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鲜叶采摘→自然萎凋→热风萎凋→揉捻→解块筛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热风初烘→微波灭菌→电炒做形→分筛分级→电热整形→热风足烘→风选去杂→红外提香。本发明以二次萎凋、二次发酵以及二次整形为突破口制备出一种高品质螺形(红松萝)、外观亮泽的红茶。而且是一种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制备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松萝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1)鲜叶采摘:春茶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鲜叶;或夏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茶叶;或秋茶采摘一芽一叶鲜叶;2)自然萎凋:室温摊放萎凋,春茶摊叶厚度4‑5公分,时间8‑10小时,温度18‑25℃;或夏茶摊叶厚度3‑4公分,时间7‑8小时,温度22‑25℃;或秋茶摊叶厚度3‑4公分,时间6‑7小时,温度在22‑24℃;3)热风萎凋:在萎凋槽内通热风进行萎凋,控制春茶萎凋叶温度36‑38℃,时间6‑7小时;或控制夏茶萎凋叶温度34‑36℃,时间3‑4小时;或控制秋茶萎凋叶温在34‑35℃之间,时间3‑4小时;4)揉捻:春茶揉捻时间45‑50分钟,加压方式“轻、重、轻”;或夏茶揉捻时间35‑45分钟,采取轻压的加压方式;或秋茶揉捻时间的38‑40分钟之间,采取轻压的加压方式;5)解块筛分:通过机械抖解,让揉捻茶团充分松散,不结块;6)一次发酵:春茶发酵室温度32‑36℃,时间3‑5小时,相对湿度80‑85%;或夏茶和秋茶发酵室温度30‑32℃,时间3‑4小时,相对湿度85‑90%;7)二次发酵:利用加湿器,控制相对湿度≥85%,在春茶加入37‑40℃温水,发酵温度36‑42℃,时间2‑3小时;或在夏茶加入20‑22℃的冷水,发酵温度34‑36℃,时间1‑2小时;或在秋茶加入20‑22℃的冷水,发酵温度32‑34℃,时间1‑1.5小时;8)热风初烘:春茶初烘温度100‑110℃,烘至含水率45‑47%;或夏茶初烘温度90‑100℃,烘叶含水量47‑52%;秋茶初烘温度90‑95℃,烘叶至含水量45‑50%;9)微波灭菌:春茶的初烘叶以温度90‑105℃处理7‑8分钟;或夏茶和秋茶的初烘叶以90‑95℃处理6‑7分钟,及时烘干水分及灭菌;10)电炒做形:春茶控制温度85‑95℃,或夏茶控制温度80‑90℃,或秋茶 控制温度80‑85℃,当芽叶炒胚具螺形时,出锅停止做形;11)分筛分级:将茶叶用分选机进行分筛分级;12)电热整形:用炒干机进行整形,春茶锅温控制在68‑70℃,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或夏茶和秋茶锅温控制在55‑65℃,时间30‑35分钟;13)热风足烘:春茶热风温度90‑95℃,或夏茶热风温度85‑90℃,或秋茶烘干温度80‑85℃,当烘叶含水率达到8‑9%,停止足烘;14)风选去杂:放入竹垫上摊凉,再用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将茶末、茶灰、茶片、茶卜等杂物去掉即得;或夏茶和秋茶风选时降低吹风量;15)红外提香:用提香机进行提香,春茶提香温度75~80℃,或夏茶和秋茶提香温度65‑70℃,当茶叶含水率达到≤6%时,即停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343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装置
- 下一篇:移动箱式变电站的温湿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