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9128.4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萌萌;谭志军;吴海燕;李兆新;王联珠;翟毓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首先是通过在裸金电极表面电聚合硫堇-亚甲基蓝复合膜,再利用电极表面修饰技术,将纳米金和抗体依次修饰至电极表面,制备一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是将制备的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本发明借助硫堇-亚甲基蓝的复合聚合膜和纳米金的协同作用使峰电流信号放大,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利用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大田软海绵酸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免疫产物,能阻碍电极表面电子传递的特性,实现非标记电化学检测。本发明方法用于贝类样品中大田软海绵酸的测定,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贝类 大田 海绵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金电极的预处理:金电极打磨、清洗,再用piranha溶液浸泡,在稀H2SO4溶液中于‑1.0~1.55V电位下循环扫描,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2)传感器的制备:将步骤(1)处理后的金电极置于含有终浓度分别为1mmol/L硫堇、4mmol/L亚甲基蓝、0.1mol/L氯化钾和pH6.010mmol/L PBS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中,于+1.5V恒电位下静置,然后用循环伏安法扫描,形成硫堇‑亚甲基蓝复合聚合膜;用水充分淋洗金电极后,将其浸于纳米金溶液中,以在金电极上获得纳米金层;取大田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涂覆在金电极表面,室温下反应;滴加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覆盖多余的非特异性位点,即完成传感器的制备;(3)大田软海绵酸的测定:将不同浓度梯度的大田软海绵酸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滴加到步骤(2)所制备的传感器表面,反应后,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差示脉冲伏安测量,记录免疫反应前后峰电流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912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机杆式软轴
- 下一篇:一种蒙砂粉玻璃产品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