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血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9086.9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邹汉法;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14 | 分类号: | A61K35/14;A23L33/00;A61P39/06;A61P37/04;A61P35/00;A61P9/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血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新鲜的鹿血为原料,经过病毒灭活、蛋白酶一次酶解、酿酒酵母两次发酵、干燥后获得鹿血活性组分。经本发明技术制备的鹿血活性组分具有以下特点:(1)酶解使大分子量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不仅避免了鹿血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又使肽的活性位点暴露而具有ACE抑制活性、DPP‑IV抑制活性、抗菌活性等多种功能;(2)经过一次酶解、二次发酵后的鹿血活性组分解后消除了血液制品原有的腥味,口味更易于被接受。鹿血活性组分可用于药品、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鹿血 活性 组分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鹿血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加入抗凝剂的新鲜鹿血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0℃~100℃搅拌保温5~60分钟,降温至20~80℃,用0.1~1M HCL或者0.1~1M NaOH调节至2.0~9.0,每升鹿血加入为0.02~5g蛋白水解酶,搅拌酶解0.5~24小时;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100℃搅拌保温10分钟,再降温至30~50℃,每升鹿血加入0.1~10克的酿酒活性干酵母,发酵0.5~24小时,发酵结束后升温至80~100℃,保温5~3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鹿血活性组分;所述蛋白水解酶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或中性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908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