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N-酰基乙醇胺提高植物种子超低温保藏后存活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50878.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唯奇;陈虹颖;马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A01C1/00;G01N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用N-酰基乙醇胺(N-acylethanolamines,NAE)提高植物种子超低温保藏后存活率的方法,取植物种子的胚轴,将N-酰基乙醇胺施加于植物种子胚轴,进行预处理及超低温保藏实验,并进行萌发力实验检测活力。同时提供N-酰基乙醇胺在植物种子超低温保藏中的应用。在利用胚轴对脱水敏感型种子进行超低温保藏之前,如果外源施加PLDα的抑制剂NAE(100μM)后,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存活率。而且通过对整个过程进行脂类组学分析发现,经过NAE处理后的胚轴种子在超低温保藏过程中,PLDα进行水解作用的底物磷脂(PG、PE、PC)显著升高,改变了膜脂的组成,从而提高了胚轴在超低温保藏后的存活率,该发现在对敏感型种子种质资源保存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乙醇胺 提高 植物种子 超低温 保藏 存活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用N‑酰基乙醇胺提高植物种子超低温保藏后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植物种子的胚轴,将N‑酰基乙醇胺施加于植物种子胚轴,进行预处理及超低温保藏实验,并进行萌发力实验检测活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08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