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钴铁复合氧化物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1887.4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学;张晓;周停;张婷婷;周少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用,具有一维空心管状结构的铁酸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此类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利用自模板法,通过自模板两步水热过程得到了具有独特空心管状结构的纳米级铁酸钴材料,其分子式为CoFe2O4。此种铁酸钴样品独特的空心管状结构可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路径,改善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接触性能,有效缓冲锂离子充放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克服传统氧化物电极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差的缺点,在1A g-1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经过600个循环后,其容量仍可保持在800mAh g-1以上,对发展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推动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复合 氧化物 纳米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具有一维纳米管结构的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分子式为CoFe2O4,其特征在于此材料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a、将4.04g FeCl3·6H2O溶入30mL水中,将得到的溶液移入40mL水热反应釜中,在150~160℃条件下保温6小时,得到FeOOH纳米棒,离心得沉淀,水洗后在80℃条件下烘干过夜;——b、将0.04g FeOOH纳米棒、0.18g CoCl2·6H2O、0.20~0.25g尿素溶于30mL水中,将混合液移入40mL水热反应釜中,在100~110℃条件下保温10~12小时,得到的产品在空气中650~700℃条件下煅烧2小时,即得到铁酸钴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018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