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33492.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俊;侯传荣;于静静;余筠如;包镇;汪荣亮;谷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利用两种不同荧光标记对制备的基因芯片有效性进行控制,将目的探针中掺入较短第一荧光基团标记的质量控制探针制备成点样溶液,将点样溶液机械点样于修饰了手臂分子的基片上形成探针斑点,然后将第二荧光基团标记的待测序列与目的探针杂交,检测斑点发出的荧光信号,其中第一荧光基团标记检测目的探针是否固定在芯片基片上,第二荧光基团标记检测待测目的的序列信息。同时使用两种荧光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目的探针是否固定在基片上,从而排除因目的探针未固定而出现假阴性的实验结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探针 基因芯片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混合探针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样品制备制备含有目的探针(3)的溶液,和第一荧光基团(1)标记的质量控制探针(4)的溶液;并将上述目的探针(3)的溶液和第一荧光基团标记(1)标记的质量控制探针(4)的点样溶液充分混合,制备成点样溶液;步骤二:基因芯片制备将上述混合后的溶液点样于修饰了手臂分子(6)的基片(7)上形成N个探针斑点,N为自然数,经过固定并清除未固定的探针,完成基因芯片的制备;步骤三:通过检测质量控制探针(4)的信号检测目的探针(3)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检测上述所有探针斑点发出的荧光信号,若在第一荧光基团(1)的激发波长下检测到荧光,则表示质量控制探针(4)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同时说明目的探针(3)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否则,若任一个探针斑点中在第一荧光基团(1)的激发波长下未检测到荧光,表示质量控制探针(4)未通过手臂分子(6)固定在基片(7)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3349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