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车轮轴承装置的轴承间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80020455.8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绪方祐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5/063 | 分类号: | F16C35/063;B60B35/18;F16C19/18;F16C33/64;F16C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轮轴轴承装置中的轴承间隙的方法,使得可以精确地且稳定地控制轴承间隙。在将内圈(5)压配合至轮毂(4)的小直径台阶部(4b)中时,在轴承间隙为正的状态下,暂时停止压配合,并且测量此状态下轮毂(4)和内圈(5)的基准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0)和初始轴向间隙(δ0);在继续并完成压配合之后,测量轮毂(4)和内圈(5)的基准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1),并且基于公式(δ1=δ0-(T0-T1))确定此状态下的轴向间隙(δ1);这些值(δ1和T1)连同印刷在各个产品基座上的标识码一起传送并存储到折边装置,并且刚好在折边操作之前通过匹配标识码被反馈回来;以及基于公式(T2=δ2-δ1-T1)确定折边之后轮毂(4)和内圈(5)的基准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2),使得实现目标轴向间隙(δ2),并且改变通过折边装置要完成折边的端部的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车轮 轴承 装置 间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控制车轮轴承装置的轴承间隙的方法,所述车轮轴承装置包括:外构件,所述外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待被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安装凸缘,并且所述外构件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内构件,所述内构件包括毂轮以及内圈,或者所述内构件包括毂轮以及等速万向接头的外接头构件,所述毂轮的一端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并且具有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轴向延伸的筒状部,并且所述内圈压配合在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上或者所述外接头构件压配合在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中,所述内构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对置的双列内滚道表面;以及以可自由滚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外构件的所述外滚道表面和所述内构件的所述内滚道表面之间的双列滚动元件;并且所述内圈或者所述外接头构件借助于敛缝部而被固定在所述毂轮上,所述敛缝部通过使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的端部或者所述外接头构件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将所述内圈压配合在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上或者将所述外接头构件压配合在所述毂轮的所述筒状部中期间,在正的轴承间隙状态中暂时停止压配合操作的情况下,测量所述毂轮的基准表面和所述内圈的基准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0和初始轴向间隙δ0,或者测量所述毂轮的基准表面和所述外接头构件的基准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0和初始轴向间隙δ0;在进一步继续并完成所述压配合操作之后,测量所述毂轮的所述基准表面和所述内圈的所述基准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1,或者测量所述毂轮的所述基准表面和所述外接头构件的所述基准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T1,并且然后根据公式δ1=δ0‑(T0‑T1)获得该状态下的轴向间隙δ1;以及根据公式T2=δ2‑δ1‑T1,获得所述毂轮的所述基准表面和所述内圈的所述基准表面之间在敛缝操作之后的轴向距离T2,或者获得所述毂轮的所述基准表面和所述外接头构件的所述基准表面之间在敛缝操作之后的轴向距离T2,使得所述轴向距离T2成为轴承间隙δ2在所述敛缝操作之后的目标值,并且然后改变敛缝设备的敛缝操作的完成端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2045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