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涵道倾转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9942.3 | 申请日: | 2015-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3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龙;杨显清;刘华坪;马志军;游志全;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友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8 | 分类号: | B64C27/28;B64C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种双涵道倾转飞行器,包括涵道旋翼座、机身、涵道旋翼、襟翼、从动同步带轮、同步带、主动同步带轮、起落架、涡轮、主翼、蓄电池组、驾驶舱、电子操纵装置、液压泵站、伺服电机、蜗杆、蜗杆支架、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轴、煤油活塞式发动机、第一曲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二曲柄。采用涵道旋翼和襟翼、主翼联合控制双涵道倾转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姿态,具有升力大,起飞降落平稳,空中飞行速度高的特点;驾驶舱布置在双涵道倾转飞行器的最上方,驾驶员具有良好的视野范围,对操作双涵道倾转飞行器十分有利;主翼可以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旋转90°,停放时与机身保持平行状态,节约了空间,可以缓解拥堵的城市交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涵道倾转 飞行器 | ||
【主权项】:
一种双涵道倾转飞行器,包括涵道旋翼座(1)、机身(2)、涵道旋翼(3)、襟翼(4)、从动同步带轮(5)、同步带、主动同步带轮(7)、起落架(8)、涡轮(9)、主翼(10)、蓄电池组(11)、驾驶舱(12)、电子操纵装置(13)、液压泵站(14)、伺服电机(15)、蜗杆(16)、蜗杆支架(17)、从动锥齿轮(18)、主动锥齿轮轴(19)、煤油活塞式发动机(20)、第一曲柄(21)、第一液压缸(22)、第二液压缸(23)、第二曲柄(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道旋翼座(1)铰接在机身(2)侧面的安装孔中,可以在第二液压缸(23)驱动下摆动‑10°~ 10°;所述的机身(2)正面前后各设有一个圆形通孔,侧面设有安装孔,中部设有柱形杆,下部设有襟翼(4)铰支座;所述的涵道旋翼(3)转动安装在涵道旋翼座(1)上;所述的襟翼(4)的转轴转动安装在机身(2)下面的铰支座上;所述的从动同步带轮(5)固定安装在主动锥齿轮轴(19)端部,并且从动同步带轮(5)的轴心线与主动锥齿轮轴(19)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同步带安装于主动同步带轮(7)和从动同步带轮(5)之间;所述的主动同步带轮(7)固定安装在煤油活塞式发动机(20)的输出轴上,并且主动同步带轮(7)的轴心线与煤油活塞式发动机(20)的输出轴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起落架(8)固定安装在机身(2)下面;所述的涡轮(9)固定安装于主翼(10)下方的空心转轴上,并且涡轮(9)轴心线与主翼(10)下方的空心转轴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主翼(10)固定安装在空心转轴上方,所述的空心转轴转动安装于机身(2)上的柱形杆上;所述的蓄电池组(11)固定在驾驶舱(12)座位的左前方,为双涵道倾转飞行器提供电力,充电依靠外部电源供给;所述的驾驶舱(12)固定安装在机身(2)上柱形杆的顶部;所述的电子操纵装置(13)固定安装在驾驶舱(12)座位的两侧;所述的液压泵站(14)安装在驾驶舱(12)座位的右前方;所述的伺服电机(15)固定安装在蜗杆支架(17)的左侧;所述的蜗杆(16)转动安装于蜗杆支架(17)上,并且蜗杆(16)的一端与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蜗杆支架(17)固定安装在机身(2)的柱形杆侧面;所述的从动锥齿轮(18)固定安装在涵道旋翼(3)转轴下方;主动锥齿轮轴(19)转动安装在涵道旋翼座(1)上,并与从动锥齿轮(18)啮合安装;所述的煤油活塞式发动机(20)固定安装在机身(2)下面,并且煤油活塞式发动机(20)的输出轴轴线与主动锥齿轮轴(19)轴线平行;所述的第一曲柄(21)一端与襟翼(4)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液压缸(22)的活塞杆末端铰接;所述的第一液压缸(22)的缸体末端铰接于机身(2)下面的铰支座上;所述的第二曲柄(24)一端与涵道旋翼座(1)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缸(23)的活塞杆末端铰接;所述的第二液压缸(23)的缸体末端铰接于机身(2)侧面的固定轴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友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友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99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