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及藜麦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5766.3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0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辉;姚瑞祺;赵佳;秦永军;聂园军;李亚莉;吴慎杰;武文卿;曹秋芬;任永康;唐朝晖;王亦学;侯丽媛;赵兴华;王锋;巩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23F3/06;A23F3/34;C05F1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农作物栽培和食品加工生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藜麦种植栽培技术严重地影响到了藜麦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为满足人们对无公害产品的要求,为了解决藜麦制成藜麦茶时皂苷去除不彻底,且营养流失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及藜麦茶的制备方法。选地、翻地、施肥、播种、间苗、培土、病虫害防治,亩产量增加20‑80kg,适于大规模田间推广栽培;成本大量减少,利于藜麦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藜麦的高产和无公害。藜麦茶还具有人参香味,口感醇厚,浸泡后的藜麦可食用。在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调节免疫和内分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疾病(心脑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抗癌、减肥、辅助治疗等方面极具功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密植 栽培 方法 藜麦茶 制备 | ||
【主权项】:
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1200米年降水量在400‑600mm,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周边30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水质纯净、空气清新,植被完好,远离城镇的纯农业区;(2)翻地、施肥:播种前10‑15天进行翻地,翻地深度达到35‑40厘米,同时施底肥;(3)播种:5月中上旬,雨后播种,当雨量不足时,将藜麦浸泡5至8小时后再播种,播种前将藜麦种与拌种材料炒熟的小米混合,藜麦种与拌种材料按体积比为1:2混合后条播,播种深度2‑3厘米;(4)间苗:藜麦苗长至7‑15cm时间苗,同时除草,控制株距/行距:15‑20cm/40cm,每亩留苗10000‑15000株,植株高度控制在100‑150cm;(5)培土:藜麦长至40‑60cm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对藜麦培土压实,根部周围3cm土培成凹形;(6)病虫害防治:藜麦长到高于50cm后芫箐开始危害叶或花序,人工捕捉芫箐;所追施的底肥为农家肥与藜麦专用菌肥按重量比为1:1000混合,所述藜麦专用菌肥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类群按重量比为7:1:2组成,其中所述细菌由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 rcalcoaceticu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按重量比1:1:3:3:2混合而成;真菌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放线菌由诺卡氏菌(Nocardiaceae) 、弗兰克氏菌(Frankiaceae)按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而成;所有菌种按照常规方法单独培养,最后按比例混合均匀,其中有效活菌数总量为4*109cfu/g,即为所述藜麦专用菌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576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川芎产量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