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3669.X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豪;伍煜政;许国光;容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4;A61L15/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对生长因子负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对消炎药物负载、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制得的产物以海藻酸钠为基体相、两种具有不同LCST且分别负载消炎药物和生长因子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基温敏性纳米凝胶微球为分散相,通过控制复合水凝胶的温度高于或者低于纳米微球的LCST,可控制消炎药物与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实现在深度创伤修复过程炎症期和增生期可控释放消炎药物和生长因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敏性 双重 纳米 复合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对生长因子的负载①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引发剂过硫酸铵、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混合均匀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未反应的化合物,干燥,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②将步骤(1)①中制得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分散到稀盐酸水溶液中制得纳米微球悬浮液;将生长因子溶解在稀盐酸水溶液中,制得生长因子稀盐酸水溶液;③将步骤(1)②中制得的纳米微球悬浮液和生长因子稀盐酸水溶液混合均匀,在高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LCST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因子负载;然后分离产物并干燥,得到负载生长因子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对药物的负载①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引发剂过硫酸铵、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混合均匀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未反应的化合物,干燥,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②将步骤(2)①中制得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分散到水中制成悬浮液,置于透析袋中,然后把透析袋置于药物水溶液中,在低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LCST的条件下利用透析法进行药物负载,达到平衡后对产物进行干燥,得到负载药物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3)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搅拌条件下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分别加入步骤(1)制得的负载生长因子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和步骤(2)制得的负载药物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纳米微球,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碳酸钙和葡萄糖酸内酯,混匀后进行固化反应,产物干燥后得到温敏性双重给药纳米复合水凝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1366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桥接缺损神经的复合修复材料及其支架
- 下一篇:活动学生座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