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1316.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焦连升;刘金玉;孟玲菊;王晓忠;卢明亮;陈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3/025 | 分类号: | C01B33/025;H01M4/38;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将稻壳水洗后干燥,在超声作用下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的混酸处理,然后高温煅烧后再用镁粉还原即得到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该工艺制作出的纳米多孔硅容量大,倍率性能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同时该工艺步骤简洁,便于工业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孔 电极 材料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按重量计20~30份的稻壳用水洗净,并在100~105℃下干燥,得到干燥稻壳;(b)将干燥稻壳放入容器中并加入按重量计400~500份的混合酸溶液,然后将容器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波清洗器功率250W,频率25kHz,超声振荡30~45分钟后过滤并将稻壳水洗至中性,然后在100~105℃干燥,得到酸处理稻壳,所述混合酸溶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含有4~5%柠檬酸和5~6%的酒石酸;(c)将酸处理稻壳加入管式炉中,以每分钟20~25毫升的流量通入混合气体,并以每分钟5℃的速率进行升温,升温至550℃后恒温反应2小时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混合气体由氧气和氮气按体积比9∶1组成;(d)将纳米二氧化硅与等重量的镁粉混合均匀后密封于铁质反应釜内,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600℃后恒温反应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后用盐酸处理去除氧化镁,再用氢氟酸处理去除未反应的纳米二氧化硅,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未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3131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