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电控系统的发动机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3743.3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全;罗蓉琅;蔡正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F1/00;F02F1/24;C23C10/22;C23C10/02;C23G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国***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电控系统的发动机的制造工艺。其中:排气管的右侧与气缸盖的左侧相连,排气管的左侧从上向下安装有涡轮、增压机,涡轮的一侧通过传动轴与发电机的一侧相连,增压机的后端与第二进气管的一端相连,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空腔相通,进气空腔的下端安装有电扇,电扇的后端安装有空气滤清器,增压机的右侧与第一进气管的一端相连,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电动增压装置的左侧相连,电动增压装置的右侧与第三进气管的一端相连。常见的相关装置需要耗费电能制取氢气与氧气;本发明装置既降低成本,操作更加的便捷,此外提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处理方法使得机体的热传导率加大,有效的降低的发动机的温度。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系统 发动机 及其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1.含有电控系统的发动机的制造工艺,发动机包括发电机(1)、第一进气管(2)、第二进气管(3)、进气空腔(4)、电扇(5)、空气滤清器(6)、控制器(7)、第一转速传感器(8)、电动增压装置(9)、第三进气管(10)、控制器接地端(11)、电磁阀(12)、N2O压缩气瓶(13)、压力传感器(14)、进气总管(15)、第二转速传感器(16)、飞轮壳(17)、气缸盖(18)、排气管(19)、涡轮(20)、增压机(21)、缸体(22)、传动轴(23)、导管(24)、导线(25);其特征在于:排气管(19)的一端与气缸盖(18)的一侧相连,排气管(19)的另一端安装有涡轮(20)、增压机(21)的一端与涡轮(20)的一端相连,涡轮(20)的一侧通过传动轴(23)与发电机(1)的一侧相连,增压机(21)的一端与第二进气管(3)的一端相连,第二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进气空腔(4)的一端相通,进气空腔(4)的另一端安装有电扇(5),电扇(5)的一端安装有空气滤清器(6),电扇(5)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增压机(21)的一侧与第一进气管(2)的一端相连,第一进气管(2)的另一端与电动增压装置(9)的一侧相连,电动增压装置(9)的另一侧与第三进气管(10)的一端相连,第三进气管(10)的另一端与进气总管(15)的一侧相连,电动增压装置(9)上安装有第一转速传感器(8),第一转速传感器(8)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电动增压装置(9)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气缸盖(18)的一端与飞轮壳(17)的一端相连,飞轮壳(1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速传感器(16),第二转速传感器(16)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气缸盖(18)剩下的一侧与进气总管(15)的一侧相连,进气总管(15)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进气总管(15)与一氧化二氮压缩气瓶(13)通过导管(24)相连,导管(24)上安装有电磁阀(12),电磁阀(12)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气缸盖(18)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接地端(11),控制器接地端(11)通过导线(25)与控制器(7)相连,缸体(22)的一端与飞轮壳(17)的一侧相连,缸体(22)的一侧与气缸盖(18)的一侧相连;控制器(7)位于气缸盖(18)的后端;组成气缸盖(18)、缸体(22)的原材料为铸铁,气缸盖(18)、缸体(22)的热浸渗铝处理步骤如下:1.按体积比量取10%氢氧化钠9份,10%硫酸钠2份,10%碳酸氢钠3份,蒸馏水6份,50‑55℃磁力搅拌10min后,冷却至25℃得除油剂备用;2.将质量浓度为30%过氧化氢水溶液放置于保温炉中,60℃保温;3.将待渗件放入上述除油剂中,加热至90‑100℃,浸泡25‑30min后,用步骤2中的热过氧化氢水溶液冲洗2‑3次;4.按质量比称取次氯酸钠0.5‑1份,铬酸钠0.2‑0.5份,高锰酸钾0.01‑0.02份,质量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15份,25℃下磁力搅拌5min后得助镀液,将步骤3中经过冲洗的待渗件放入助镀液中,浸泡5‑7min后,用步骤2中的热过氧化氢水溶液冲洗2‑3次后,放入热压罐中,抽至相对真空度低于‑0.1MPa后,90‑100℃下烘干2h后冷却至室温;5.将铝锭放在炼炉中加热至760‑790℃熔化,保温30min后,将步骤4中热压罐泄至常压,取出待渗件,20s内放入铝液中,观察待渗件至其表面完全附着铝层;6.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待渗件放置热压罐中,升温速率控制100℃/h,升至600‑650℃,保温1h,后,升温速率不变,继续升温至900‑950℃,保温6‑7h后,停机自然冷却至25℃,得渗铝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10137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