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发光二极管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7641.2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伟;陈凯轩;张永;卓祥景;姜伟;方天足;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H01L3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一种高效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一衬底,一缓冲层,一非故意掺杂层,一N型导电层,一有源区,一电子阻挡层,一P型导电层,一P型接触层,一电流阻挡层,一ITO导电层,一P电极,一N电极以及一电极隔离层。本实用新型无需复杂的工艺流程,能够降低高效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成本和不良率,提高了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性价比,优化了发光二极管芯片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发光二极管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发光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衬底;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表面;一非故意掺杂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表面;一N型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非故意掺杂层上表面;一有源区,设置于所述N型导电层的左侧部分上表面;一电子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有源区上表面;一P型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电子阻挡层上表面;一P型接触层,设置于所述P型导电层上表面;一电流阻挡层,设置于所述P型接触层的左侧部分上表面;一ITO导电层,设置于所述P型接触层的右侧部分上表面,且与所述电流阻挡层完全覆盖所述P型接触层;一P电极,设置于所述电流阻挡层上表面;一N电极,设置于所述N型导电层的右侧部分,且深入到所述N型导电层的高掺部分;以及一电极隔离层,设置于所述N电极与所述有源区、电子阻挡层、P型导电层、P型接触层和ITO导电层的右侧表面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2764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