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晶体管隔片下的电阻降低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83366.2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C.E.韦伯;S.莫拉尔卡;R.贾韦里;G.A.格拉斯;S.S.廖;A.S.墨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啸;张金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公开了用于在晶体管隔片下的电阻降低的技术。在一些实例中,技术包含降低源极/漏极(S/D)掺杂剂对热循环的暴露,由此降低S/D掺杂剂对周围材料的扩散和损耗。在一些此类实例中,技术包含显示掺杂S/D材料的外延沉积,直到接近晶体管形成工艺流程的结束,由此在工艺流程中的较早期避免热循环。例如,技术可包含用牺牲的S/D材料替换S/D区域(例如要用于晶体管S/D的区域中的原生鳍材料),牺牲的S/D材料然后能被选择性地蚀刻,并在工艺流程中的较后期由高度掺杂的外延S/D材料替换。在一些情况下,选择性蚀刻可通过在牺牲的S/D上的叠置绝缘体材料中形成的S/D接触部沟槽执行。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管 隔片下 电阻 降低 | ||
【主权项】:
1.一种晶体管,包括:衬底;栅极堆叠,包含栅极电介质和栅极电极,所述栅极堆叠定义在所述衬底上方和/或对于所述衬底是原生的沟道;所述栅极堆叠任一侧上的隔片;毗邻所述沟道的源极和漏极(S/D)区域;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绝缘体层;以及金属接触部,电连接到所述S/D区域,所述金属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体层中的接触部沟槽中;其中所述S/D材料位于所述隔片的至少部分的下方,并延伸到所述接触部沟槽的至少部分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8336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