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心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1096.9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岩村和光;杉谷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B3/04;B60B3/12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心轮胎,其抑制了轮辐处的损伤而提高了耐久性。实心轮胎(1)利用轮辐(4)将胎面环(2)与轮毂(3)连结。轮辐(4)具备将胎面侧环状部(8)与轮毂侧环状部(9)之间连接的辐板部(10)。辐板部(10)具备:第一厚度渐减区域(Ya),其使厚度T从与轮毂侧环状部(9)连接的第一连接位置(Pa)逐渐减小;第二厚度渐减区域(Yb),其使厚度T从与胎面侧环状部(8)连接的第二连接位置(Pb)逐渐减小;以及最小厚度区域(Ym),其配置于第一厚度渐减区域(Ya)与第二厚度渐减区域(Yb)之间。第一厚度渐减区域的长度L1、第二厚度渐减区域的长度L2为辐板部的长度L0的0.05倍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 轮胎 | ||
【主权项】:
1.一种实心轮胎,其具备:圆筒状的胎面环,其具有接地面;轮毂,其配置于所述胎面环的轮胎径向内侧、且固定于车轴;以及轮辐,其将所述胎面环与所述轮毂连结、且由高分子材料构成,/n所述实心轮胎的特征在于,/n所述轮辐一体地具备:胎面侧环状部,其与所述胎面环的内周面接合;轮毂侧环状部,其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接合;以及辐板部,其从所述轮毂侧环状部沿轮胎径向延伸至胎面侧环状部,并且,/n所述辐板部具备:第一厚度渐减区域,其一边使厚度T从与所述轮毂侧环状部连接的第一连接位置逐渐减小、一边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第二厚度渐减区域,其一边使厚度T从与所述胎面侧环状部连接的第二连接位置逐渐减小、一边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以及最小厚度区域,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厚度渐减区域与所述第二厚度渐减区域之间、且厚度T达到最小值Tmin,并且,/n所述第一厚度渐减区域的轮胎径向长度L1以及所述第二厚度渐减区域的轮胎径向长度L2分别为所述辐板部的轮胎径向长度L0的0.05倍以上,/n当将所述辐板部的厚度T设为以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为原点的、距该原点的轮胎径向距离x的函数T(x)时,所述函数T(x)的一次微分函数T'(x)满足下式(1)~(4):/nT'(0)=﹣∞---(1)/nT'(x1)=0---(2)/nT'(x2)=0---(3)/nT'(x3)=∞---(4)/n在式中,x1=L1、x2=L0-L2、x3=L0,/n当将所述辐板部的厚度T设为以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为原点的、距该原点的轮胎径向距离x的函数T(x)时,所述函数T(x)的二次微分函数T”(x)满足下式(5)、(6):/nT"(x)<0(0≤x≤x1)---(5)/nT"(x)>0(x2≤x≤x3)---(6)/n在式中,x1=L1、x2=L0-L2、x3=L0。/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109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