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体表面脱蜡装置及脱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2133.6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0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55/00;B24B47/12;B24B7/10;B24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 |
地址: | 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体表面脱蜡装置,包括托盘及设置在所述的托盘下方的电磁铁,在所述的托盘和所述的电磁铁中部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的通孔,在所述的连接杆下端设置有衔铁,在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的通孔的直径,在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托盘上端面之间的连接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在所述限位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减速机箱,本发明通过采用可以沿着板体长度方向移动的磨砂盘对板体单侧端面进行磨砂脱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设置有防撞机制,能够避免碰撞造成设备损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表 面脱蜡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板体表面脱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103)及设置在所述的托盘(103)下方的电磁铁(102),在所述的托盘(103)和所述的电磁铁(102)中部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04),在所述的通孔(104)内侧设置有连接杆(105),所述的连接杆(105)贯穿所述的通孔(104),在所述的连接杆(105)下端设置有衔铁(106),在所述的连接杆(105)上端设置有限位板(101),所述的限位板(101)的外径大于所述的通孔(104)的直径,在所述的限位板(101)的下端面与所述的托盘(103)上端面之间的连接杆(105)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08),在所述的限位板(101)上方设置有支撑杆(109),在所述的支撑杆(109)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14),在所述的驱动电机(114)输出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减速机箱(113),在所述的减速机箱(113)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轴(112),在所述的驱动轴(112)上分别设置有驱动齿轮(111),还包括夹持装置(119),所述的夹持装置(119)为2个呈U形结构的轨道形成,2个所述的U形结构的轨道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在所述的夹持装置(119)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齿(117),在所述的减速机箱(113)的上端设置有磨砂盘(118),在所述的电磁铁(102)通电吸附所述的衔铁(106)时所述的磨砂盘(118)上端面能够贴合在板体下端面上,在所述的电磁铁(102)通电吸附所述的衔铁(106)时所述的驱动齿轮(111)与所述的齿(117)相互啮合,在所述的电磁铁(102)通电吸附所述的衔铁(106)时所述的复位弹簧(108)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的托盘(103)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架(110),所述的固定架(110)上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板(115),所述的定位板(115)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轴(116),所述的固定轴(116)中部设置有辊轮(122),在所述的电磁铁(102)断电时所述的辊轮(122)能够在所述的夹持装置(119)上端面滚动,在所述的夹持装置(119)内侧设置有液压缸(121),所述的液压缸(121)的伸缩杆能够压合在所述的板体的上端面上,在所述的托盘(103)内设置有控制器及用于所述的电磁铁(102)供电的供电装置,在所述的控制器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电磁铁(102)的电源线相连接的继电器,所述的液压缸(121)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架(110)一侧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的红外接收器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电磁铁(102)的磁性吸附力大于所述的复位弹簧(108)的弹性作用力;在所述的液压缸(121)的伸缩杆末端设置有滚珠(120),所述的液压缸(121)通过所述的滚珠(120)与所述的板体上端面相对滚动;在所述的托盘(103)外侧侧壁上设置有数个等间隔排布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沿所述的托盘(103)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固定架(110)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107),所述的固定螺栓(107)贯穿所述的固定架(110)上的通孔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托盘(103)上的螺纹孔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未经林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21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节蜗杆分度头
- 下一篇:后轿半轴密封盖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