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板式新型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110.3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军;于沉香;肖玉成;李梦云;朱胜祥;王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墙板式新型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该连续墙由若干个单元槽段组成,每一单元槽段包括钢筋混凝土导墙、两个主墙和一个铣接板;铣接板嵌固在两个主墙之间,嵌入深度20~30cm,由素混凝土或水泥土浇筑而成。Ⅰ期主墙充分发挥连续墙刚度大、抵抗弯矩、支护结构变形小的特点,利用其嵌固深度、刚度大等解决基坑稳定性问题,利用连续墙整体刚度大解决基坑变形问题;铣接板与Ⅰ期主墙起隔水防渗、挡墙间土、挡水的作用。该墙板式新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简单,节省材料用量,省去了接头管(箱)吊放及顶拔环节,避免了接头管拔断或埋管风险,效率高、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新型 地下 连续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墙板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按照现有的施工方法施工地下连续墙的导墙,导墙为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导墙,设置在主墙体两侧,截面呈倒“L”型或“] [”型;(2)按照设计要求沿着导墙长度方向将地下连续墙划分为若干个槽段单元和若干个置于两相邻槽段单元之间的第二铣接板槽段;(3)按照设计要求将每个槽段单元划分成第一主墙槽段、第一铣接板槽段和第二主墙槽段三部分,并在第一个槽段单元的第一主墙槽段位置采用成槽机械开挖形成第一主墙槽,第一主墙槽的成槽深度进入基坑底以下至少15米深度,第一主墙槽的左、右两端分别超出第一主墙槽段边缘20‑30cm,第一主墙槽完成后,放入预先制备好的与第一主墙槽相匹配的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个槽段单元的第一主墙,第一主墙的嵌固要求达到基坑连续墙的嵌固稳定性标准要求;(4)按照设计要求在第一个槽段单元的第二主墙槽段位置采用成槽机械开挖形成第二主墙槽,第一主墙槽的成槽深度进入基坑底以下至少15米深度,第二主墙槽的左、右两端分别超出第二主墙槽段边缘20‑30cm,第二主墙槽完成后,放入预先制备好的与第二主墙槽相匹配的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个槽段单元的第二主墙,第二主墙的嵌固要求达到基坑连续墙的嵌固稳定性标准要求;(5)在地下连续墙第一槽段单元的第一主墙槽段与第二主墙槽段之间的第一铣接板槽段位置下入洗槽机,分别铣掉第一槽段主墙和第二槽段主墙超出槽段边缘的混凝土,形成新鲜的锯齿形混凝土搭接面,并在第一槽段主墙与第二槽段主墙之间浇筑混凝土或水泥土,形成第一铣接板,第一铣接板的深度进入基坑底以下2‑5米满足渗流稳定性;(6)重复步骤(4)和步骤(5),完成第二槽段单元的施工,并在第一槽段单元与第二槽段单元之间下入洗槽机,分别铣掉第一槽段单元的第二主墙和第二槽段单元的第一主墙超出槽段边缘的混凝土,形成新鲜的锯齿形混凝土搭接面,并在第一槽段单元与第二槽段单元之间浇筑混凝土或水泥土,形成第二铣接板,第二铣接板的深度进入基坑底以下2‑5米满足渗流稳定性;(7)重复步骤(6)依次完成多个槽段单元和多个槽段单元之间的第二铣接板的施工至最后一个槽段单元,然后在最后一个槽段单元与第一个槽段单元之间下入洗槽机,分别铣掉最后一个槽段单元的第二主墙和第一槽段单元的第一主墙超出槽段边缘的混凝土,形成新鲜的锯齿形混凝土搭接面,并在最后一个槽段单元与第一个槽段单元之间施工第二铣接板,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连续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91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桩与矩形桩矩形插接设备
- 下一篇:摩托车停车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