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基含联[n]炔基的吡咯并吡咯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7505.4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8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倜;刘省珍;曹进;张伟民;蒲嘉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刷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明涉及一种端基含联[n]炔基的吡咯并吡咯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由3,6‑二(噻吩‑2‑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DPP)与含有联[n]炔基团的小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有制备方法包括两种方式:制备方法(一)由端炔‑DPP衍生物与1‑炔烷烃发生格拉泽偶联反应,可得到n=1,2的目标产物;制备方法(二)由可溶性二溴代DPP衍生物与联[n]炔烷烃发生Cadiot‑Chodkiewicz偶联反应,可较高产率合成n≥2的目标产物;得到的化合物可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管和太阳能电池中。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吡咯并吡咯二酮 目标产物 偶联反应 端基 炔基 烷烃 吡咯 有机发光二极管 化学反应合成 高产率合成 太阳能电池 场效应管 小分子 二酮 溴代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端基含联[2]炔基的吡咯并吡咯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二溴代DPP衍生物制备步骤以3,6‑二(噻吩‑2‑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DPP)为原料,经过内酰胺的氮烷基化取代,再经噻吩α位溴取代为可溶性二溴代DPP衍生物;步骤(2)三甲基硅基乙炔催化偶联步骤所述可溶性二溴代DPP衍生物的溴基与三甲基硅基乙炔发生碘化钯催化偶联反应,再经碳酸钾脱除三甲基硅基,得到单炔‑DPP衍生物;步骤(3)炔烷烃格拉泽偶联步骤所述单炔‑DPP衍生物与1‑炔烷烃发生格拉泽偶联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具体为:5‑双(烷基)‑3,6‑二(5‑炔‑噻吩‑2‑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溶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催化剂CuI(碘化亚铜)、NiCI·6H2O,加入TMEDA,室温搅拌5分钟后加入1‑炔烷基,升温到20‑45℃,搅拌16‑48小时,反应完成后,加入二氯甲烷萃取,水洗,收集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去溶剂,通过柱层析提纯得到紫红色粉末端基含联[2]炔基的吡咯并吡咯二酮化合物(DPPDA[2]R1R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刷学院,未经北京印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75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流子产生材料与有机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加重压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