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成油‑水‑油和水‑油‑水两种液滴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0081.6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东;宋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F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勇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生成油‑水‑油和水‑油‑水两种液滴的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疏水层、第二疏水层、第一亲水层、第二亲水层;第一疏水层的表面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二疏水层的表面贯通开设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八通孔;第二疏水层的上表面左部开设有第一微通道单元,右部开设有第二微通道单元;第一亲水层的表面贯通开设有第九通孔、第十通孔、第十一通孔、第十二通孔;第一亲水层的下表面开设有十字形通道。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既能够制备油‑水‑油液滴又能够制备水‑油‑水液滴的微流控芯片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检测、药物筛选、细胞研究和材料合成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水两种液滴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可生成油‑水‑油和水‑油‑水两种液滴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疏水层(1)、第二疏水层(2)、第一亲水层(3)、第二亲水层(4);其中,第一疏水层(1)、第二疏水层(2)、第一亲水层(3)、第二亲水层(4)自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第一疏水层(1)的表面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第二疏水层(2)的表面贯通开设有第五通孔(201)、第六通孔(202)、第七通孔(203)、第八通孔(204);第二疏水层(2)的上表面左部开设有第一微通道单元;所述第一微通道单元包括第一圆形凹孔(205)、矩形通道(206)、长直通道(207);矩形通道(206)环绕第一圆形凹孔(205)设置,且矩形通道(206)的左侧边中部凸出形成有第二圆形凹孔(208);长直通道(207)与矩形通道(206)的右侧边中部垂直交叉连通;长直通道(207)的左端与第一圆形凹孔(205)连通;长直通道(207)的右端与第五通孔(201)连通;第二疏水层(2)的上表面右部开设有第二微通道单元;所述第二微通道单元包括U形通道(209);U形通道(209)环绕第六通孔(202)设置,且U形通道(209)的开口朝左;U形通道(209)的右侧边中部凸出形成有第三圆形凹孔(210);U形通道(2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七通孔(203)和第八通孔(204)连通;第二圆形凹孔(208)位于第一通孔(101)的正下方;第一圆形凹孔(205)位于第二通孔(102)的正下方;第六通孔(202)位于第三通孔(103)的正下方;第三圆形凹孔(210)位于第四通孔(104)的正下方;第一亲水层(3)的表面贯通开设有第九通孔(301)、第十通孔(302)、第十一通孔(303)、第十二通孔(304);第一亲水层(3)的下表面开设有十字形通道(305);十字形通道(305)的四端分别与第九通孔(301)、第十通孔(302)、第十一通孔(303)、第十二通孔(304)连通;第九通孔(301)位于第五通孔(201)的正下方;第十通孔(302)位于第六通孔(202)的正下方;第十一通孔(303)位于第七通孔(203)的正下方;第十二通孔(304)位于第八通孔(204)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疏水层(1)、第二疏水层(2)均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所述第一亲水层(3)、第二亲水层(4)均采用玻璃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1008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钉扣机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智能吊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