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度可控的非晶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011.X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鹏;孙思源;葛一瑶;田兆波;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45 | 分类号: | C01B33/145;C0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度可控的非晶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粉末材料领域。具体步骤为在甲醇溶剂中,选用含硅有机物作为硅源,利用氨水催化的Stober法合成二氧化硅溶胶,经陈化后得到二氧化硅凝胶。将获得的凝胶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粉体。将粉体与乙醇混成浆料,球磨1‑24h,并在50℃烘箱中干燥即得到粒度在10‑100nm范围内单分散的非晶纳米二氧化硅粉体。该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度 可控 非晶单 分散 纳米 二氧化硅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粒度可控的非晶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在甲醇溶剂中,以含硅有机物为硅源,利用碱催化的Stober法合成二氧化硅溶胶,具体工艺为:在20‑70℃恒温温度下,将表面活性剂、氨水与去离子水加入甲醇溶剂中,配制成溶液A;将含硅有机物加入甲醇溶剂中,配制成溶液B;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搅拌1‑4h,混合均匀后,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并搅拌1‑10h,形成二氧化硅溶胶;(2)将步骤(1)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在空气中陈化24h得到凝胶,并在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3)将步骤(2)得到的干燥产物与乙醇混合成浆料,球磨1‑24h,并在50℃烘箱中干燥5h,得到粒度可控的非晶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其平均粒径为10‑1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10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