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源抑制比全CMOS基准电压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0849.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岳宏卫;龚全熙;朱智勇;徐卫林;吴超飞;孙晓菲;汤寒雪;邓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电源抑制比全CMOS基准电压源,包括基准电压源,该基准电压源包括启动电路、电流源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启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端形成整个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本发明利用工作在亚阈值区MOS管的工作特性,产生纳安量级的基准电流,采用共源共栅电流镜,来抑制电源噪声。此外,本发明不仅具有芯片面积小、功耗低,仅为纳瓦量级;而且具有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系数和低电源电压调整率的优点,且没有使用电阻、二极管以及三极管,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有效的缩小了版图面积,并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抑制 cmos 基准 电压 | ||
【主权项】:
一种高电源抑制比全CMOS基准电压源,包括基准电压源,该基准电压源包括启动电路、电流源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启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端形成整个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启动电路,帮助基准源摆脱简并偏置点,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流源电路,利用工作在亚阈值区MOS管工作特性,产生纳安量级的基准电流;采用共源共栅电流镜,抑制电源噪声;采用工作在线性区的MOS管代替传统基准电压源中的电阻,为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提供电流偏置;温度补偿电路,利用不同的MOS管形成栅源电压差,通过相互调节,得到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参考电压;其特征在于:电流源电路包括PMOS管M6、M7、M11、M12、M15、M16,以及NMOS管M8、M9、M10、M13、M14、M17、M18;PMOS管M6、M11和M15的源极连接到电源VDD;NMOS管M10、M14、M18的源极连接到地GND;PMOS管M6的栅极和漏极、PMOS管M7的源极、PMOS管M11和M15的栅极相连接,形成电流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并与温度补偿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PMOS管M7的栅极和漏极与NMOS管M8的漏极、PMOS管M12和M16的栅极相连接,形成电流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并与温度补偿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NMOS管M8的栅极与PMOS管M12的漏极、NMOS管M13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接,形成电流源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启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NMOS管M8的源极与NMOS管M9的漏极相连接;NMOS管M9的栅极、NMOS管M14的栅极和漏极与NMOS管M13的源极相连接;NMOS管M9的源极与NMOS管M10的漏极相连接;NMOS管M10、M17和M18的栅极和NMOS管M17的漏极连接到PMOS管M16的漏极;PMOS管M11的漏极与PMOS管M12的源极相连接;PMOS管M15的漏极与PMOS管M16的源极相连接;NMOS管M17的源极与NMOS管M18的漏极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084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柱焊接夹具
- 下一篇:水下局部干法排水罩专用焊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