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承压舱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0629.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亓夫军;何凌磊;李予国;刘惠萍;裴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承压舱散热装置,包括承压舱本体、冷凝液循环管和容置槽;承压舱本体内表面设置多个面,各个面上设置容置槽,容置槽内嵌入安装有冷凝液输送管;所述冷凝液循环管包括冷凝液散热管和冷凝液输送管,冷凝液散热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的另一端与冷凝液输送管连接;冷凝液输送管连接到冷凝液密封槽的出水端,冷凝液密封槽的进水端与冷凝液散热管连接,形成冷凝液循环通道;本发明可以使大功率发热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凝液循环管内冷凝液的循环均匀分布在舱壁上,舱壁与海水接触,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出去,可有效改善传统承压舱散热不均匀、散热慢的状况,提升散热效果,维持设备运行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承压舱 散热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水下承压舱散热装置,包括承压舱本体(1)、冷凝液循环管(2)和容置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舱本体(1)内表面设置有多个面,各个面上设置有容纳冷凝液循环管(2)的容置槽(5),容置槽(5)设置为U型,且相邻两容置槽(5)之间具有连通部,容置槽(5)内嵌入安装有冷凝液循环管(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906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接口插头(RCT2‑0)
- 下一篇:汽车风口磁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