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损伤检测脑片神经元钙离子跨膜流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7593.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甜;张升校;祁金顺;原丽;张军;武美娜;杨威;王昭君;焦娟娟;曹越;王婷;胡梦明;杨俊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非损伤检测脑片神经元钙离子跨膜流动的方法,属于钙离子跨膜流动检测技术领域,为开展实验动物脑功能的跨膜Ca2+信号转导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实验在检测动物脑组织跨膜Ca2+流中显示出快速、方便和非损伤特征。解决方案为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a、设置测试电极;b、设置测试电极与参比电极位置c、电压/浓度校正曲线的获得;d、Ca2+跨膜运动的观测及Ca2+流动速率的确定将位移差dx与近端位置和远端位置电极电位差dv通过电压/浓度校正曲线得出Ca2+的浓度差dc,将浓度差dc和位移差dx代入Fick第一扩散定律公式J=‑D•dc/dx。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检测 神经元 离子 流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损伤检测脑片神经元钙离子跨膜流动的方法,它包括测试电极(1)与参比电极(2),所述测试电极(1)中测试电极丝(11)的材质为AgCl丝,参比电极(2)材质为Ag/AgCl固态电极,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a、测试电极的设置:测试电极(1)还包括锥形管(12),首先,向锥形管(12)尖嘴部填充Ca2+液态离子交换剂;其次,再向锥形管(12)中添加Ca2+电解质溶液;最后,将测试电极丝(11)从锥形管(12)圆口端插入锥形管(12)内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形成测试电极(1);b、测试电极(1)与参比电极(2)位置的设置:在培养皿上方设置电极固定架,所述参比电极(2)固定设置于电极固定架的一端,参比电极(2)下端部延伸至培养皿内部并可以与脑片营养液接触;测试电极(1)设置于电极固定架的另一端,测试电极(1)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精确驱动测试电极(1)产生位移;测试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通过电位测试装置连接;c、电压/浓度校正曲线的获得:为保证测试电极(1)正常工作,在待测范围内以10为倍数改变浓度作为常规背景浓度,采用含有3毫摩尔Ca2+的人工脑脊液作为测试电极的校正液A,含有0.3毫摩尔Ca2+的人工脑脊液作为校正液B,分别将测试电极(1)和参比电极(2)一起放入校正液A或者校正液B中,分别获得校正液A中的电极电位值和校正液B中的电极电位值,通过Nernst方程获取电压/浓度校正曲线;d、Ca2+跨膜运动的观测及Ca2+流动速率的确定:首先,在培养皿中分别添加含淀粉样蛋白的正常Ca2+浓度的人工脑脊液或者低Ca2+浓度的人工脑脊液作为测试液;其次,取脑片置于培养皿中;再次,将参比电极(2)放入测试液中,并将测试电极(1)移动至脑片的近端位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测试电极移动至脑片的远端位置,获得位移差dx,同时采集近端位置与远端位置电极电位差dv,然后通过电压/浓度校正曲线得出近端位置与远端位置之间Ca2+的浓度差dc,将浓度差dc和位移差dx代入Fick第一扩散定律公式J=‑D•dc/dx,式中D为离子/分子特异的扩散常数,其单位是cm‑2•sec‑1;J为Ca2+的流动速率,其单位为picomole•cm‑2•sec‑1,其中J正值代表Ca2+外排,负值代表Ca2+内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75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