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叶杨与胡杨杂交种再生苗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1972.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琳;尉秋实;柴成武;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叶杨与胡杨杂交种再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外植体灭菌及无菌体系、不定芽诱导与增殖、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本发明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小与胡杨优质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整个繁殖过程从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到试管苗生根仅需60天左右,大大提高了小与胡杨的成苗速度,对其植株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扩繁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盐渍化土地改良及荒漠区植树造林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苗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叶杨 胡杨 杂交种 再生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小叶杨与胡杨(小×胡杨)杂交种再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外植体灭菌及无菌体系:于4~5月份,在室外生长的小×胡杨植株上剪取长20~30cm的当年生枝条,用软毛刷蘸取已加入清洗剂的自来水清洗外植体枝条表面的污渍及灰尘,之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吐温80对枝条进行深层清洗,清洗后将外植体枝条置于流水下冲洗4~6个小时,之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进行灭菌处理;S2、不定芽诱导与增殖:A)、将完成灭菌处理的外植体材料放置在经过高压灭菌处理并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剪除前后两端切口,保留茎段与叶片部分,茎段剪至长0.5cm长的小段,叶片剪至0.5cm×0.5cm的小片,并将四周边缘部分剪除,之后平铺接种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表面,用镊子轻轻按压使叶片与茎段的切口部分分别与培养基充分接触,最后进行封口培养;B)、培养条件:接种后首先在暗环境中培养3天,之后置于温度24±2℃、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4h/d的环境中培养;S3、生根培养:A)、选取步骤S2培养30天~40天、生长健壮、高2~3cm的小×胡杨不定芽为试验材料,剪取不定芽接种于盛有生根培养基的瓶中进行封口培养试管苗;B)、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设置为25℃,先暗培养4天,4天后逐渐增强光照强度且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40天~50天后光照强度控制在1800~2200lx且光照时间为12h/d;S4、炼苗移栽:选择经过40天~50天生根培养、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试管苗,先将瓶盖打开1/2后注入100ml蒸馏水,室内自然光下放置3天后将瓶盖全部打开,添加50ml蒸馏水,继续置于室内自然光下放置2天,随后将瓶苗移至温室全部打开瓶盖后放置2天后,用清水清洗瓶苗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后移栽至蛭石、锯末、泥炭土的混合基质中,移栽完成后放置在苗床上,苗床上部覆盖规格为50%~70%的双层遮荫网,避免阳光直射,每天傍晚进行喷灌浇水,保证营养钵内土壤湿度为60%~80%,试管苗移栽定植15天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当增减浇水量,温室条件下生长30天后即可进行露地移栽定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219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棕色长绒棉品种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养殖动物用的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