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疮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3427.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菠莉;郑薇;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凡领 |
主分类号: | A61K38/38 | 分类号: | A61K38/38;A61K47/24;A61K47/36;A61P1/02;A61K31/555;A61K36/534;A61K31/045;A61K31/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疮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制备磷脂‑壳聚糖纳米粒,以负电荷的大豆卵磷脂和壳聚糖为材料,在水溶液中荷正电的壳聚糖和荷负电的磷脂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形成内负外正的球形结构,从而制备成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再加上磷脂‑壳聚糖纳米粒表层壳聚糖具有的生物粘附性,使制剂在皮肤表面形成粘附性薄膜,而纳米粒本身所带的正电荷,使其与带负电的皮肤表面发生静电吸引,使纳米粒紧密地与皮肤接触,有效提高角质层的水合程度,降低屏障作用,有利于治疗口疮的药物通过渗入脸部皮肤直达口疮溃疡处,避免直接口腔给药时药物气味重给人带来不适。 | ||
搜索关键词: | 磷脂 制备 口疮 壳聚糖纳米粒 壳聚糖 皮肤表面 药物制剂 纳米粒 治疗 负电 大豆卵磷脂 生物粘附性 粘附性薄膜 静电吸引 口疮溃疡 口腔给药 脸部皮肤 皮肤接触 屏障作用 球形结构 药剂领域 药物气味 正负电荷 负电荷 荷负电 荷正电 角质层 正电荷 粒径 水合 渗入 |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口疮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预处理的竹叶加入乙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乙醇,搅拌反应,冷却至室温,减压浓缩,得浓缩混合物,将浓缩混合物加入石油醚,萃取,取下层萃取液用浓度为6mol/L的H2 SO4 溶液调节pH至2.0~3.0,向下层萃取液加入CuSO4 溶液反应,过滤,取滤渣依次用蒸馏水和质量分数为30%乙醇溶液洗涤,干燥,得叶绿素铜酸提取物;(2)向叶绿素铜酸提取物加入丙酮溶解,再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和乙醇,反应,过滤,取滤渣,干燥,得叶绿素铜钠盐提取物;(3)取新鲜人体血浆按加入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a,用浓度为0.02mol/L的盐酸溶液将上清液a的pH值调节至5.4±0.2,向上清液a中加入乙醇溶液混合,离心,取上清液b,60~70℃巴氏灭菌,得白蛋白溶液;(4)取山茱萸加入蒸馏水浸泡,将浸泡混合物回流提取,取提取液,重复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加入乙醇溶液,反应,过滤,取滤液蒸发浓缩至浸膏状,得山茱萸提取膏状物;(5)将壳聚糖与柠檬酸溶于蒸馏水中,得混合溶液A,将磷脂溶于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中,得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混合,磁力搅拌,得磷脂-壳聚糖纳米粒溶液;(6)按重量份数计,取冰片10~13份,薄荷13~17份,甘草12~18份,叶绿素铜酸提取物50~60份,白蛋白溶液25~30份,山茱萸提取膏状物30~35份,磷脂-壳聚糖纳米粒溶液30~40份,葡萄糖酸锌70~80份,搅拌均匀,得口疮治疗药物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凡领,未经刘凡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034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方甲紫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治疗禽畜肠道病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