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1685.5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立;李勇军;王程;何波;姜斌;华秉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6;H01M2/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极柱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极柱电性连接,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极柱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极柱连接部与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第一极柱电性连接于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第一极耳连接部的一侧或两侧。本实用新型在电池短路时能够迅速熔断,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并且通过取代现有折叠式软连件来增加电池内部空间,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连接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和极耳,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48168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卫星天线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注电解液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