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8313.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翁盛锋;琚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315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左右支撑座的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多个减重凹槽,尽可能的去除不必要的材料,从而在保证必要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进行轻量化,进而降低了车辆自重,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卡车 驾驶室 翻转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改进型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组件(1)、轴管组件、右支座组件(3)及扭杆组件(4),所述轴管组件包括轴管(2a),固定在所述轴管(2a)上连接卡车驾驶室的连接支架(2b),所述轴管组件两端由所述左支座组件(1)和右支座组件(3)可转动支撑,所述扭杆组件(4)包括扭杆(4a)及固连在所述扭杆(4a)一端的摇臂(4b),所述扭杆(4a)插设于所述轴管(2a)内,且可随所述轴管(2a)同步转动,所述摇臂(4b)位于所述右支座组件(3)的外侧,且与所述右支座组件(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组件(1)包括左支撑座,所述左支撑座的主体(1a)呈“A”字形,所述主体(1a)的上部设有通孔A(1e),所述主体(1a)“A”字形上部通孔(1c)处设有封闭壁封闭所述上部通孔,并在所述封闭壁上设有减重孔A(1c1),所述减重孔A(1c1)穿透所述封闭壁,所述主体(1a)“A”字形两底脚处设有左、右固定块(1b、1b’),所述主体(1a)前后两面上“A”字形上部通孔(1c)两肩部与所述通孔A(1e)之间分别设有减重凹槽(1d、1d’),所述主体(1a)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1f、1f’),所述右支座组件(3)包括右支撑座,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呈四楞柱状,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头部正面设有圆孔B(3e),所述圆孔B(3e)的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减重凹槽A(3c),所述减重凹槽A(3c)的底面呈向上凸起的圆弧状,所述减重凹槽A(3c)两肩部设有减重凹槽B(3d)和减重凹槽C(3d’),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正面,所述减重凹槽A(3c)的下方设有减重凹槽D,所述减重凹槽D凹陷方向的底面上设有“n”形通孔C(3f),所述减重凹槽D切破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的底面,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板(3b),所述固定板(3b)上设有水平截面为“U”形的凹槽K(3b1),所述凹槽K(3b1)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板(3b),所述凹槽K(3b1)的宽度与所述通孔C(3f)相同,且二者连通,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前侧面与所述右支撑座主体(3a)的正面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72831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的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
- 下一篇:碳纤维扰流板以及具有它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