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控的可吸收外周神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693.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陶秀梅;冷鸿飞;徐小雨;陈鹏;刘培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2;A61L27/18;A61L27/20;A61L27/50;A61L27/54;A61L27/58;B33Y10/0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控的可吸收外周神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该神经导管具有四层结构,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支撑材料负载纤溶酶敏感微球,第三层和第四层支撑材料为导管植入后期力学性能的支撑层,导管通过3D纺丝打印技术制备。本发明提供的高灵敏度自调控缓释微球3D打印复合梯度导管,可根据神经生长特性自调释放神经生长因子,并实现神经生长和材料降解同步进行,解决了目前神经修复导管存在的体内植入溶胀导致的管内狭窄等问题,避免神经再生完成后较长时间的缓慢降解对生物相容性的不利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控 吸收 神经 修复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调控的可吸收外周神经修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神经修复导管具有四层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负载纤溶酶敏感微球,第三层和第四层为导管植入后期力学性能的支撑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0969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