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杆机构折叠车辆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4859.2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尹来容;张楷源;文柏;周荡;姜岸委;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3/02 | 分类号: | B62D33/02;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杆机构折叠车辆的操作方法,车辆展开步骤为:打开液压控制系统,依次操作双作用液压缸(16)、伸缩液压油缸(15)、折叠液压油缸(3)、水平液压油缸(12),插入开口销(14),实现车辆展开与固定;车辆折叠步骤为:打开液压控制系统,取出开口销(14),依次操作水平液压油缸(12)、折叠液压油缸(3)、双作用液压缸(16)、伸缩液压油缸(15),停止液压系统,各油缸自动锁紧,操作完成。本发明采用PLC可编程控制系统,可分步骤手动操作,也可以实现一键高效自动展开和折叠车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机构 折叠 车辆 操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连杆机构折叠车辆的操作方法,包括汽车底盘(1)、车厢(2)、折叠液压油缸(3)、连杆机构(4)和伸缩导轨(5);所述车厢(2)包括第一节车厢(6)和第二节车厢(7),车厢(2)安装在汽车底盘(1)上,第一节车厢(6)和第二节车厢(7)通过连杆机构(4)连接;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前连接板(8)、后连接板(9)、三副构件(10)和二副构件(11);前连接板(8)安装在第一节车厢(6)上,后连接板(9)安装在第二节车厢(7)上,前连接板(8)和后连接板(9)间开有圆形销孔,通过三副构件(10)和二副构件(11)铰接;所述折叠液压油缸(3)的基座安装在第一节车厢(6)的两侧面,折叠液压油缸(3)一端转动轴固定在基座转动轴上,另一端活塞杆杆头与前连接板(8)一端相连接;第一节车厢(6)和第二节车厢(7)连接处安装有水平液压油缸(12)并开有水平插销孔,且水平液压油缸(12)的油缸和连杆连接处安装有保护装置(13),所述水平液压油缸(12)水平安装,水平液压油缸(12)活塞杆的前端开有圆形孔,且当水平液压油缸(12)完全展开时活塞杆前端圆形孔能完全支出水平插销孔,圆形孔中安装有开口销(14);所述第一节车厢(6)上方安装有支承板(18);所述伸缩导轨(5)安装在汽车底盘(1)和第一节车厢(6)中间,伸缩导轨(5)上开有两个圆形孔,在伸缩导轨(5)两侧安装有伸缩液压油缸(15),内部安装有两个双作用液压缸(16),所述的双作用液压缸(16)的前端活塞杆上均有倒角;第一节车厢(6)的下端导轨(17)上开有至少六个圆形孔,两个双作用液压缸(16)活塞杆与下端导轨(17)圆形孔的直径相同;其特征在于:工作步骤如下,车辆展开步骤为:第一步骤,打开液压控制系统,启动双作用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回收至缸筒内,启动伸缩液压油缸(15)推动第一节车厢(6)后退,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伸缩液压油缸(15)展开至双作用液压缸(16)活塞杆与下端导轨(17)圆形孔重合时停止,根据需要将第一节车厢(6)展开至特定位置;第二步骤,启动双作用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展开,插入下端导轨(17)圆形孔中,固定车厢(2);第三步骤,启动折叠液压油缸(3),驱动连杆机构(4),使第二节车厢(7)由折叠状态展开到水平位置;第四步骤,启动车厢(6)尾部的水平液压油缸(12),使其活塞杆伸出插入车厢(7)底部的圆孔内,并在活塞杆头的孔中插入开口销(14),停止液压系统,各油缸自动锁紧,操作完成;车辆折叠步骤为:第一步骤,打开液压控制系统,取出开口销(14),启动水平液压油缸(12),使其活塞杆完全回收至缸筒内;第二步骤,启动折叠液压油缸(3),驱动连杆机构(4),使第二节车厢(7)由水平状态收回至折叠位置,当车厢(7)与支撑座(19)接触时,控制系统自动停止折叠液压油缸(3);第三步骤,启动双作用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收回,启动伸缩液压油缸(15)拖动第一节车厢(6)至极限位置;第四步骤,启动双作用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展开,插入下端导轨(17)圆形孔中,固定车厢(2),停止液压系统,各油缸自动锁紧,操作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0485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轻量化热塑型复合材料底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