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装置节能降耗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1353.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燕雯 |
主分类号: | C07C69/96 | 分类号: | C07C69/96;C07C68/08;G01N30/02;G01N3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装置节能降耗的装置。技术方案是:反应精馏塔的顶部连接塔顶冷凝器,下部连接精馏塔再沸器,进料口设置在中部,出料口通过塔顶冷凝器连接到加压精馏塔的中部,所述加压精馏塔的下侧设有加压精馏塔再沸器,加压精馏塔的顶部连接到精馏塔再沸器,通过精馏塔再沸器后,一路进入甲醇精馏塔的中部,一路回流到加压精馏塔,加压精馏塔的底部排出粗碳酸二甲酯。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给系统内物料提供了更多的气液接触空间,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另外,其操作简单稳定,可以连续精馏,而且节能效果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精馏塔 精馏塔再沸器 碳酸二甲酯装置 塔顶冷凝器 节能降耗 反应精馏塔 甲醇精馏塔 碳酸二甲酯 节能效果 连续精馏 气液接触 出料口 进料口 再沸器 排出 | ||
【主权项】:
1.一种碳酸二甲酯装置节能降耗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反应精馏塔(1)、加压精馏塔(2)、甲醇精馏塔(3)、塔顶冷凝器(4)、精馏塔再沸器(6)、加压精馏塔再沸器(7)、甲醇精馏塔再沸器(8)、精馏热泵(16)、反应精馏塔进料预热器(18)、甲醇精馏塔冷凝器(17)、进料预热器(18),所述反应精馏塔(1)的顶部连接塔顶冷凝器(4),下部连接精馏塔再沸器(6),进料口设置在中部,出料口通过塔顶冷凝器(4)连接到加压精馏塔(2)的中部,所述加压精馏塔(2)的下侧设有加压精馏塔再沸器(7),加压精馏塔(2)的顶部连接到精馏塔再沸器(6),通过精馏塔再沸器(6)后,一路进入甲醇精馏塔(3)的中部,一路回流到加压精馏塔(2),加压精馏塔(2)的底部排出粗碳酸二甲酯(13);所述甲醇精馏塔(3)的顶部连接精馏热泵(16),底部排出粗甲醇(14),下侧设有甲醇精馏塔再沸器(8),甲醇精馏塔顶碳酸二甲酯与甲醇共沸物(20)通过精馏热泵(16)连接到甲醇精馏塔再沸器(8),对甲醇精馏塔再沸器(8)进行加热后,再连接到进料预热器(18),对进料预热器(18)加热后再连接甲醇精馏塔冷凝器(17),冷凝后一路回流到甲醇精馏塔(3)的上部,一路去后续反应单元;所述的甲醇精馏塔(3)由上到下依次是回流分布器(3.1)、多组锯齿形分离促进单元(3.2)、进料分布器(3.3)、多组液体提馏过滤盘(3.4),20%的碳酸二甲酯与80%的甲醇的轻组分(11)通过进料分布器(3.3)进入甲醇精馏塔(3)内腔,气相向上经过多组锯齿形分离促进单元(3.2),并通过精馏热泵(16)升温加压后作为甲醇精馏塔(3)的再沸器(8)的热源;甲醇(14)液体向下经过液体提馏过滤盘(3.4)后回收利用;所述的回流分布器(3.1)由十字排列的直径为2.0mm的大圆孔(3.1.1)和规则排列的1.0mm小圆孔(3.1.2)组成,十字排列的直径为2.0mm的大圆孔(3.1.1),其余部分为规则排列的1.0mm小圆孔(3.1.2);所述的进料分布器(3.3)由十字排列的直径为3.0mm的大圆孔(3.1.1)和规则排列的1.5mm小圆孔(3.1.2)组成,十字排列的直径为3.0mm的大圆孔(3.1.1)的其余部分为规则排列的1.5mm小圆孔(3.1.2);每个液体提馏过滤盘(3.4)由多个引导条(3.4.1)、承液盘(3.4.2)、多个引流槽(3.4.3)组成两层结构,且每个引导条(3.4.1)的表面设有多个小孔,两个引导条(3.4.1)之间为引流槽(3.4.3),且引流槽(3.4.3)的两侧分别连接引导条(3.4.1),下层的引流槽(3.4.3)与上层的承液盘(3.4.2)相对应,下层的承液盘(3.4.2)与上层的引流槽(3.4.3)相对应;上层设有三个承液盘(3.4.2)和两个引流槽(3.4.3),下层设有两个承液盘(3.4.2)和一个引流槽(3.4.3),且下层的引流槽(3.4.3)与上层的承液盘(3.4.2)相对应,下层的承液盘(3.4.2)与上层的引流槽(3.4.3)相对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燕雯,未经秦燕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13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