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3397.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娄本勇;张燕杰;黄雅丽;张梅;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55/03 | 分类号: | C07D455/03;C07D31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甘垚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结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盐酸黄连素、白杨素和氢氧化钠按比例溶解于乙醇中形成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该共晶结构单元中包括黄连素阳离子、白杨素阴离子和白杨素分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1:1:2,分子式为[C20H18N O4]+[C15H9O4]‑2[C15 H10 O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晶体产率高;且所制得的药物共晶中白杨素在大鼠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于纯白杨素有显著提高,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纯白杨素的1.7倍。 | ||
搜索关键词: | 白杨素 药物共晶 黄连素 制备 相对生物利用度 盐酸黄连素 共晶结构 氢氧化钠 药物结晶 摩尔比 阳离子 阴离子 产率 大鼠 乙醇 白杨 溶解 | ||
【主权项】:
1.一种黄连素‑白杨素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案,以衍射角2θ° ± 0.1 表示为:8.2°, 8.9°, 9.8°, 11.3°, 11.8,° 12.8°, 13.7°, 14.5°, 14.8°, 15.5°, 16.3°, 16.5°, 17.3°, 17.6°, 18.0°, 18.4°, 18.7°, 19.3°, 19.5°, 19.8°, 20.1°, 20.5°, 21.5°, 22.0°, 22.4°, 22.9°, 23.4 °,23.6 °,24.3 °, 24.7 °, 25.0 °, 26.0 °, 26.6 °, 27.4 °, 28.1 °, 28.5 °, 28.7 °, 29.5 °, 30.0 °, 31.3 °, 32.3 °, 32.6 °, 34.0 °处有特征衍射峰;结构单元中包括黄连素阳离子、白杨素阴离子和白杨素分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1:1:2;该共晶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 21.6054(6) Å,b = 11.4755(2) Å,c = 21.9743(6) Å,α = 90º,β = 113.248(3) º,γ= 90 º,V = 5005.8(2) Å3,Z = 4,Dc = 1.457 g/cm3,分子式为[C20H18N O4]+[C15H9O4]‑ 2[C15 H10 O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4339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