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循环再生脱硝催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2130.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宏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宏扬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工业锅炉废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循环再生脱硝催化工艺,该工艺采用的低温循环再生脱硝催化装置包括反应腔、收集罐、导管、循环泵、催化反应装置、旋转装置、研磨装置和传送装置;反应腔上设置有进气口一、排气口、第一出灰口与进气口二;进气口一位于反应腔的左侧外壁上;排气口位于反应腔右侧外壁上;第一落灰口位于反应腔底部;进气口二位于进气口一的上方;收集罐位于反应腔左侧;导管位于收集罐左侧;循环泵位于导管内;催化反应装置位于反应腔内;旋转装置位于反应腔内,旋转装置位于催化反应装置下方;研磨装置位于反应腔内,研磨装置位于旋转装置下方;传送装置位于反应腔内,传送装置位于调节轮下方。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腔 进气口 旋转装置 催化反应装置 传送装置 低温循环 研磨装置 收集罐 导管 催化工艺 排气口 循环泵 脱硝 再生 脱硝催化装置 工业锅炉 脱硝技术 右侧外壁 左侧外壁 出灰口 废烟气 落灰口 | ||
【主权项】:
1.一种低温循环再生脱硝催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氨的准备与储存;步骤二:步骤一中准备好氨后,将氨蒸发并使得蒸发的氨与预混空气相混合;步骤三:步骤二中氨与空气混合后,将混合后的气体注入低温循环再生脱硝催化装置;步骤四:步骤三中通入混合气体后,将待处理的废气通入低温循环再生脱硝催化装置;步骤五:步骤四中通入废气后,等待废气脱硝反应结束,将处理后达标的气体排出;其中,步骤三中所述的低温循环再生脱硝装置包括反应腔(1)、收集罐(2)、导管(3)、循环泵(4)、催化反应装置(5)、旋转装置(6)、研磨装置(7)和传送装置(8);所述反应腔(1)上设置有进气口一(11)、排气口(12)、第一出灰口(13)与进气口二(15);所述进气口一(11)位于反应腔(1)的左侧,进气口一(11)用于向反应腔内(1)通入待处理的废气;所述排气口(12)位于反应腔(1)右侧,排气口(12)用于将处理达标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一落灰口位于反应腔(1)底部,第一出灰口(13)用于将反应腔(1)内的灰尘排出反应腔(1);所述进气口二(15)位于进气口一(11)上方,进气口二(15)用于向反应腔内通入氨气;所述收集罐(2)位于反应腔(1)左侧,收集罐(2)与反应腔(1)相连通,收集罐(2)用于收集再生催化剂;所述导管(3)位于收集罐(2)左侧,导管(3)分别与反应腔(1)和收集罐(2)相连通,导管(3)用于将收集罐(2)中的再生催化剂输送到反应腔(1)内;所述循环泵(4)位于导管(3)内;所述催化反应装置(5)位于反应腔(1)内,催化反应装置(5)位于进气口二(15)上方,催化反应装置(5)为网状结构,催化反应装置(5)用于为反应物提供反应环境;所述旋转装置(6)位于反应腔(1)内右侧,旋转装置(6)位于催化反应装置(5)下方,旋转装置(6)用于将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过滤下来同时将待处理的废气输送至催化反应装置(5);所述研磨装置(7)位于反应腔(1)内,研磨装置(7)位于旋转装置(6)下方,研磨装置(7)用于将反应完的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层去除,得到再生催化剂;所述传送装置(8)位于反应腔(1)内,传送装置(8)位于调节轮(72)下方,传送装置(8)水平贯穿反应腔(1),传送装置(8)左侧与收集罐(2)相接触,传送装置(8)用于将再生催化剂输送至收集罐(2)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宏扬,未经石宏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021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触媒甲醛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净化滤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