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炒青绿茶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5481.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芹;江用文;袁海波;邓余良;李佳;董春旺;张铭铭;滑金杰;王近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2;G01N30/06;G01N30/5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青绿茶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10个不同系列浓度的吡嗪混合标准工作液,加入到空白基质样品中,红外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萃取,GC‑QqQ‑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检测,然后绘制色谱峰面积与对应吡嗪类化合物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2)与步骤(1)相同的条件下提取炒青绿茶中的吡嗪类化合物并进行分析,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本发明将红外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相结合,样品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解决了炒青绿茶中吡嗪类化合物水平低,以及炒青绿茶中复杂基质对目标物分析干扰严重的影响,可以实现炒青绿茶中吡嗪类化合物快速、准确地测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青 绿茶 中吡嗪类 化合物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炒青绿茶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3‑二乙基‑5‑甲基吡嗪的混合标准工作液,进行GC‑QqQ‑MS/MS分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并绘制色谱峰面积与对应吡嗪类化合物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2)红外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炒青绿茶中的吡嗪类化合物,与步骤(1)相同的GC‑QqQ‑MS/MS条件下进行分析,然后将待测目标物的峰面积带入对应标准曲线中计算即得待测样中目标物的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548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