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5379.5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全;范辛辛;郭春静;王炳杰;侯晓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36;A61K47/61;A61K31/56;A61K31/12;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将二硫代二丙酸与熊果酸酯化反应生成酰氯,再与透明质酸反应制备成纳米空白聚合物胶束,然后通过透析法将姜黄素包裹其中,得到姜黄素胶束。有益效果:本申请二硫代二丙酸有氧化还原敏感,其二硫键在高活性ROS条件下可发生断裂,熊果酸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有疏水性;透明质酸具有亲水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靶向性。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AS靶向性,效果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动脉粥样硬化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冰浴下,将草酰氯溶液缓慢滴加到二硫代二丙酸溶液中,活化10min,再放入恒温油浴锅中,35℃下反应2‑3h;再进行旋蒸后加入无水THF溶解,得到溶液A;草酰氯与二硫代二丙酸的摩尔比为1:1‑2:1;溶液A浓度6.34×10‑5mol/ml;(2)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含三乙胺的熊果酸溶液中,混匀,35℃油浴锅中反应3‑4h,旋蒸,得到熊果酸二硫代二丙酸衍生物;熊果酸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2;溶液A与熊果酸的摩尔比为1:1‑2:1;(3)在熊果酸二硫代二丙酸衍生物中依次加入甲酰胺、EDC、DMAP,置于恒温油浴锅中,0℃‑55℃下活化2h,得到溶液B;熊果酸二硫代二丙酸衍生物:EDC:DMAP的摩尔比为1:1.2:1;1mol熊果酸二硫代二丙酸衍生物对应甲酰胺为3.8×104ml;(4)将透明质酸与甲酰胺混合溶解后,滴加至溶液B中,置于恒温油浴锅中,55℃反应24h,得到溶液C;1mol透明质酸对应20‑30ml甲酰胺;熊果酸二硫代二丙酸衍生物:透明质酸的摩尔比为1:1‑1:2;(5)将溶液C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2000Da的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反应,透析完成后,吸出保留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冻干,得到聚合物胶束载体材料;(6)将聚合物胶束载体材料、甲酰胺和DMSO混合溶解,得到溶液D;将姜黄素、甲酰胺溶解,得到溶液E;将溶液D和溶液E混合后,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3000Da的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反应6h‑24h,透析完成后,吸出保留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过0.8μm和0.45μm的微孔滤膜,冻干后得到载药姜黄素胶束;10mg聚合物胶束载体材料溶于3ml甲酰胺和3mlDMSO的混合溶液;1mg姜黄素对应1ml甲酰胺;溶液D中聚合物胶束材料的质量与溶液E中姜黄素的质量比为1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8537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