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8550.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原健吾;大东彻;今井元;菊池哲郎;铃木正彦;西宫节治;上田辉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7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刘宁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进一步增大漏极电流。TFT(10)具备:沟道部(15),其包括半导体材料;源极电极(13),其连接到沟道部(15)的一端侧;漏极电极(14),其连接到沟道部(15)的另一端侧;上层侧栅极电极(11),其在沟道部(15)的上层侧以与沟道部(15)重叠的方式配置;下层侧栅极电极(12),其在沟道部(15)的下层侧以与沟道部(15)重叠的方式配置;上层侧栅极绝缘膜(16),其配置为介于上层侧栅极电极(11)与沟道部(15)之间;以及下层侧栅极绝缘膜(17),其配置为介于下层侧栅极电极(12)与沟道部(15)之间,其膜厚(T1)与上层侧栅极绝缘膜(16)相比相对较大。 | ||
搜索关键词: | 沟道 栅极电极 上层 下层 栅极绝缘膜 薄膜晶体管 方式配置 半导体材料 漏极电极 漏极电流 源极电极 膜厚 配置 | ||
【主权项】:
1.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具备:沟道部,其包括半导体材料;源极电极,其连接到上述沟道部的一端侧;漏极电极,其连接到上述沟道部的另一端侧;上层侧栅极电极,其在上述沟道部的上层侧以与上述沟道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下层侧栅极电极,其在上述沟道部的下层侧以与上述沟道部重叠的方式配置;上层侧栅极绝缘膜,其配置为介于上述上层侧栅极电极与上述沟道部之间;以及下层侧栅极绝缘膜,其配置为介于上述下层侧栅极电极与上述沟道部之间,其膜厚与上述上层侧栅极绝缘膜相比相对较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4855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具有浮置基极的硅控整流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