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钯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2460.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奉承;杨楚汀;韩军;胡胜;罗阳明;刘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钯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先将乏燃料元件混合酸溶解,再依次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镍基螯合树脂柱串联的萃取色层柱,通过优化柱分离条件,最终实现了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钯的选择性富集。本发明的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钯的回收方法经济环保、工艺简单、适用性强,解决了传统钯处理工艺中存在的步骤繁琐、选择性差、生产成本高和操作复杂等问题,能快速、高效地从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回收钯。本发明的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钯的回收方法易于实现循环复用和工程放大,在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湿法冶金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元件 裂变 产物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乏燃料元件裂变产物中钯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乏燃料元件经剪切后,在加热条件下预先溶解于氢氟酸、硝酸和高氯酸按照体积比为5:3:2组成的混合酸中,再经双氧水调价、浓缩蒸干,得到固体颗粒样品;b.将步骤a获得的固体颗粒样品重新溶解于8.0 mol/L硝酸溶液中,经浓缩蒸发至近干后,再加入盐酸溶液直至完全溶解,得到上柱样品溶液;c.将步骤b获得的上柱样品溶液,转入至平衡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控制流出液流速,收集样品流出液;d.将步骤c获得的样品流出液,转入至平衡后的镍基螯合树脂柱分离,待上柱液体流至近干后,再加入1.5 mol/L盐酸溶液冲洗镍基螯合树脂柱,待冲洗液流至近干后,加入淋洗液,控制淋洗液流速,收集样品淋洗液;e.将步骤d获得的样品淋洗液蒸发至近干,随后加入0.5 mol/L硝酸溶液定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钯的回收产额及干扰元素的去污因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24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