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0418.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2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武彬;陈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7/26 | 分类号: | B64D37/26;B64D37/28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包括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变截面涵道中间细,两头粗,两头与直升机外部大气相通,变截面涵道侧壁设置有余油排放孔;余油收集腔设置有余油收集孔,余油收集腔内部设置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管一端设置在收集腔内的底部,另一端与变截面涵道侧壁的余油排放孔连接;所述余油收集腔在侧壁设置通气孔,连通收集腔内大气和直升机外部大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通过变截面涵道设计,利用伯努利原理,无机械或电子阀门,排放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或计算机控制,结构简单,一般只在直升机速度达到设计阈值时排放余油,有效降低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排放对场地的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余油 收集腔 变截面 直升机发动机 涵道 排放装置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外部大气 排放管 直升机 排放 过程无需人工 伯努利原理 计算机控制 电子阀门 内部设置 一端设置 油排放孔 排放孔 通气孔 油收集 阈值时 连通 相通 干预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直升机发动机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油收集、排放装置包括变截面涵道和余油收集腔,变截面涵道为沿飞行方向的通透管道,所述通透管道中间细,两头粗,两头与直升机外部大气相通,变截面涵道侧壁设置有余油排放孔;余油收集腔设置有余油收集孔,余油收集孔连接直升机发动机的余油输出管道;所述余油收集腔内部设置余油排放管,余油排放管一端设置在收集腔内的底部,另一端与变截面涵道侧壁的余油排放孔连接,连接收集腔内大气和涵道内大气;所述余油收集腔在侧壁设置通气孔,连通收集腔内大气和直升机外部大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98041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自动切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负压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