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学、大数据和基因工程技术实现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196.X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3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6/9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学、大数据和基因工程技术实现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采用气体分子的收集与净化处理;应用仿生学构建气味传感器阵列,完成气味的特征性识别,并将气体分子的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结合大数据与计算机编码技术,将转变后的电信号统计分类,建立一套电信号编码数据库;利用互联网传输和编码数据库,以电信号在终端计算机之间远程传输并解码的形式完成气味信号的特征性传输;通过气味发生装置,完成材料的精确配比以实现气味复现。完整的气味远程传输过程得以实现,为极具潜能的嗅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传输 大数据 基因工程技术 气体分子 特征性 气味发生装置 编码数据库 电信号编码 互联网传输 计算机编码 气味传感器 终端计算机 解码 化学信号 技术支持 净化处理 气味信号 复现 构建 配比 嗅觉 数据库 潜能 传输 分类 应用 统计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仿生学、大数据、基因工程技术实现气味远程传输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气体分子的收集与净化处理;(2)应用仿生学构建气味传感器阵列,完成气味的特征性识别,并将气体分子的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3)结合大数据与计算机编码技术,将转变后的电信号统计分类,建立一套电信号编码数据库;(4)利用互联网传输和编码数据库,以电信号在终端计算机之间远程传输并解码的形式完成气味信号的特征性传输;(5)通过气味发生装置,完成材料的精确配比以实现气味复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2919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