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供静脉注射的甲氨蝶呤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447.X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31/51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供静脉注射的甲氨蝶呤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反溶剂法来实现甲氨蝶呤和表面活性剂聚D,L‑丙交酯‑b‑PEG‑b‑聚D,L‑丙交酯三嵌段共聚物(PDLLA‑PEG‑PDLLA)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纳米胶囊。在搅拌下将甲氨蝶呤溶液加入到反溶剂中得到甲氨蝶呤纳米胶囊悬浮液,然后透析纯化,冷冻干燥得到甲氨蝶呤纳米胶囊粉体。本发明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能够得到平均粒径可控且粒度分布窄的纳米级甲氨蝶呤胶囊,平均粒径约为10~70nm,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71.8%和5.1%。本方法为甲氨蝶呤纳米胶囊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选择,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操作安全、节能等优点,甲氨蝶呤纳米胶囊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氨蝶呤 纳米胶囊 制备 静脉注射 表面活性剂 平均粒径 丙交酯 纳米胶囊粉体 三嵌段共聚物 生物利用度 操作安全 反溶剂法 工艺设备 粒度分布 透析纯化 包封率 反溶剂 纳米级 悬浮液 载药量 自组装 可控 胶囊 体内 节能 | ||
【主权项】:
1.一种可供静脉注射的甲氨蝶呤纳米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包含甲氨蝶呤的溶液及合适的反溶剂;(2)提供甲氨蝶呤的表面活性剂聚D,L‑丙交酯‑b‑PEG‑b‑聚D,L‑丙交酯三嵌段共聚物PDLLA‑PEG‑PDLLA;(3)将一定量的(2)中的PDLLA‑PEG‑PDLLA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反溶剂;(4)将(1)所述包含甲氨蝶呤的溶液加入到(3)所述的反溶剂中,通过反溶剂法甲氨蝶呤和表面活性剂PDLLA‑PEG‑PDLLA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甲氨蝶呤纳米胶囊;(5)收集步骤(4)中的甲氨蝶呤纳米胶囊悬浮液,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甲氨蝶呤纳米胶囊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144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