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碰撞变形深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1002.6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素琴;冯清付;李伯奎;金伟进;江振飞;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22 | 分类号: | G01B11/22;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交通事故鉴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变形深度测量装置,底座(1)水平放置,导向立柱(2)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纵向滑块(3)的一端与导向立柱(2)通过纵向调节机构可动连接,横向滑块(4)的一端通过横向调节机构与纵向滑块(3)的另一端可动连接;伸缩杆(5)的一端通过伸缩调节机构与横向滑块(4)的另一端可动连接,轴向转动块(6)的一端与伸缩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测量机构(7)中的径向转动块(71)与轴向转动块(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比较方便快捷地测量出不同倾斜状态的碰撞痕迹的深度。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碰撞 变形 深度 测量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碰撞变形深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导向立柱(2)、纵向滑块(3)、横向滑块(4)、伸缩杆(5)、轴向转动块(6)和测量机构(7),所述底座(1)水平放置,所述导向立柱(2)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纵向滑块(3)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立柱(2)通过纵向调节机构可动连接,所述横向滑块(4)的一端通过横向调节机构与所述纵向滑块(3)的另一端可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的一端通过伸缩调节机构与所述横向滑块(4)的另一端可动连接,所述轴向转动块(6)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机构(7)中的径向转动块(71)与所述轴向转动块(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210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