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微波辅助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7306.9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春;李伟杰;周慧;周光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K3/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波辅助加热促进聚酰亚胺酰亚胺化的薄膜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在聚酰亚胺前体溶液中引入具有热转换能力的微波吸收纳米粒子,流延后在微波的辐射下,可以使流延膜从内到外均匀加热,酰亚胺化反应均匀可控,反应效率及酰亚胺化转化率高,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薄膜 酰亚胺化 制备 聚酰亚胺前体溶液 微波辅助加热 酰亚胺化反应 薄膜制备 反应效率 聚酰亚胺 均匀加热 纳米粒子 微波辅助 微波吸收 流延膜 热转换 可控 流延 微波 辐射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微波辅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极性有机溶剂A、热转换纳米吸波材料B、改性助剂C,然后在0‑35℃下搅拌反应1‑6h;步骤2:在上述反应体系中依次加入有机二元胺D、有机二元酸酐E,在氮气的保护下于0‑35℃下反应2‑12h,得到聚酰胺酸前体溶液;反应体系中有机二元胺D和有机二元酸酐E的摩尔比0.95:1.05,热转换纳米吸波材料B的质量占有机二元胺D和有机二元酸酐总质量的0.5‑10wt%,改性助剂C的质量占热转换纳米吸波材料B质量的2‑5wt%,聚酰胺酸前体溶液的总固含量控制在8‑30wt%;步骤3:在上述聚酰胺酸前体溶液中加入催化助剂F,催化助剂F的质量为有机二元胺D和有机二元酸酐E总质量的0.1‑5wt%,搅拌溶液1‑6h,并于室温下流延制膜,制膜后在微波功率500‑50000W的条件下,控制温度在80‑150℃反应5‑60min,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将聚酰亚胺薄膜从流延基底上剥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0730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