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矿山法建成区间扩建成渡线段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1792.2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孔恒;彭明玉;史磊磊;梁静宇;王渭;张仲宇;贾硕;戴建伟;鲍宇;王胜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11560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杜瑞锋 |
地址: | 1001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铁矿山法建成区间扩建成渡线段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建成在利用矿山法建成的既有左线区间结构(4)和既有右线区间结构(5)之间的新建区间结构(6),所述新建区间结构(6)为变截面矩形结构,其主体结构包括结构底板、侧墙及顶板结构,所述新建区间结构(6)沿地铁线路走向成渐变形式;所述新建区间结构(6)采用不规则基坑围护体系进行支护,所述基坑是利用明挖法扩建而成,所述不规则基坑围护体系选用双排围护桩(7)+预应力锚固缆索(10)与单排围护桩(8)+钢支撑(9)的结合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已建成的矿山法地铁区间通过明挖法进行改造,扩建成带有渡线段的区间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区间结构 矿山法 线段 不规则基坑 围护桩 围护 扩建 变截面矩形 预应力锚固 地铁区间 地铁线路 顶板结构 结构底板 结合方式 主体结构 基坑 缆索 支护 钢支撑 渐变 侧墙 单排 双排 左线 地铁 施工 改造 | ||
【主权项】:
1.一种地铁矿山法建成区间扩建成渡线段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成在利用矿山法建成的既有左线区间结构(4)和既有右线区间结构(5)之间的新建区间结构(6),所述新建区间结构(6)为变截面矩形结构,其主体结构包括结构底板、侧墙及顶板结构,所述新建区间结构(6)沿地铁线路走向成渐变形式;/n所述新建区间结构(6)采用不规则基坑围护体系进行支护,所述基坑是利用明挖法扩建而成,所述不规则基坑围护体系选用双排围护桩(7)+预应力锚固缆索(10)与单排围护桩(8)+钢支撑(9)的结合方式,具体包括所述基坑沿地铁线路走向的左右两侧各采用单排围护桩(8)进行支护,所述左右两侧的单排围护桩(8)之间采用钢支撑(9)连接,所述基坑沿地铁线路走向的两端土体打设双排围护桩(7)和预应力锚固缆索(10)进行加固,所述双排围护桩(7)的下部采用土钉墙加强嵌固结构(16)进行补强,所述双排围护桩(7)的上部设置有冠梁(13);/n所述单排围护桩(8)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单排围护桩(8)的上方设置有冠梁(13),多个所述单排围护桩(8)的顶端均与冠梁(13)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钢支撑(9)为多组并且由上至下平行布设,最上面的一组钢支撑(9)与所述冠梁(13)连接,其余组的钢支撑(9)通过腰梁与所述单排围护桩(8)连接;每组钢支撑(9)为多根并且由前至后平行布设,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根所述钢支撑(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腰梁的内侧壁上;所述钢支撑(9)采用多根临时立柱(11)进行支撑,所述临时立柱(11)固定在基坑的基底(12)上;所述基坑的上边缘处设置挡墙(15),挡墙(15)的外侧设置截水沟(14);在基坑的两端距所述双排围护桩(7)的桩底3-5m处的土坡上设置“L”冠梁(17),所述“L”冠梁(17)的下部设置土钉墙加强嵌固结构(16)。/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7179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有建筑地下空间竖向拓建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缆线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