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次成型的橡胶发泡内胎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2287.X | 申请日: | 201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K3/04;C08K3/36;C08J9/04;B29C44/02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次成型的橡胶发泡内胎制备工艺,涉及发泡内胎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泡内外在制作生产的过程中,有些产品内部发泡孔过大,导致闭孔会变成联孔,以至于整体硬度和密度无法达标,使胎体部分发生塌陷的问题。步骤一:按照相应的比重配比准备好制作材料,天然橡胶80%‑90%,高强度炭黑2.5%‑3%,白炭黑3%‑4%,增粘剂0.5%‑1%,发泡剂3%‑5%,促进剂2%‑3%,防老剂2%‑4%;步骤二:在制备前将白炭黑、炭黑以及发泡剂分别投入到碾磨设备中进行进一步的磨粉操作;步骤三:之后再将其他的液体配合剂进行脱水操作,尽量的降低试剂中的水分含量。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内胎 白炭黑 发泡剂 炭黑 制备技术领域 比重配比 碾磨设备 天然橡胶 脱水操作 整体硬度 制备工艺 制作材料 促进剂 发泡孔 防老剂 配合剂 增粘剂 闭孔 磨粉 胎体 制备 塌陷 成型 橡胶 达标 制作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单次成型的橡胶发泡内胎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按照相应的比重配比准备好制作材料,天然橡胶80%-90%,高强度炭黑2.5%-3%,白炭黑3%-4%,增粘剂0.5%-1%,发泡剂3%-5%,促进剂2%-3%,防老剂2%-4%;/n步骤二:在制备前将白炭黑、炭黑以及发泡剂分别投入到碾磨设备中进行进一步的磨粉操作;/n步骤三:之后再将其他的液体配合剂进行脱水操作,尽量的降低试剂中的水分含量;/n步骤四:将天然橡胶80%-90%,高强度炭黑2.5%-3%,白炭黑3%-4%,增粘剂0.5%-1%,发泡剂3%-5%,促进剂2%-3%,防老剂2%-4%以上所有的组分投入到相应的炼胶设备中进行加压融炼,经炼胶设备加工后形成液体状的混炼胶;/n步骤五:为避免胶体中存在未反应完全的固定胶块,需要对液状的混炼胶进行过滤操作,得到纯液状的混炼胶;/n步骤六:将过滤后的混炼胶加入到挤出设备中,在挤出设备中需要保持混炼胶的自身温度,防止凝固成型;/n步骤七:随后准备好一次成型所使用的模具,模具的内部结构为整体式的内胎形状;/n步骤八:从模具上的开孔处将挤出设备中的混炼胶射入到模具中,在此过程中需要使少量的胶体从模具开孔处溢出;/n步骤九:将定型后的内胎从模具内部取出,取出后将其表面上多余的成型料切除,然后将其放置到硫化机中,将其加热至130℃,持续加热五分钟,从而完成初次的预硫化定型;/n步骤十:在完成预硫化定型后,再通过硫化机将温度升至145℃,此过程同样持续加热五分钟,完成最后的硫化成型操作,得到成品的橡胶发泡内胎;/n步骤十一:随机挑选出相应的检验样本,将其剖开检测内部的发泡以及硫化定型的情况,发现问题存在需及时进行调整,直到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包装出库。/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6228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硒导热绝缘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橡胶